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強 通訊員 劉敏)1臺馬鈴薯收獲機就有10多項專利,包含自動控制技術、壟上減壓、自動對行、機架平衡、地輪轉向等,專利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多年來,希成農業機械注重科技創新,先后申請專利42件,相關專利運用到各類馬鈴薯機械上之后,提高了產品的機械化與智能化水平,每年為公司增加產值3000萬元以上。
山東希成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建成投產以來,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引進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堅持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裝備,目前共開發出7大系列30多項產品,其中10多個型號產品通過了山東省農業機械推廣鑒定,公司主要產品100馬力以上配套的馬鈴薯機具,在國內馬鈴薯機械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0%。“我們出臺了實施辦法,創新機制,鼓勵廣大職工立足本職搞創新。 ”該公司技術部部長蘇國梁介紹,技術人員每獲1項專利獎勵2000元,在政策激勵下,目前公司165人已經有25人擁有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主研發的“馬鈴薯種植機精密播種系統”解決了馬鈴薯種植機普遍存在的重種、漏種率高的問題,填補了行業空白;該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根據馬鈴薯收獲后的撿拾難題,在原有馬鈴薯收獲機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進,并通過集成創新研發出了“4ULZ170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實現了免去人工撿拾的高成本作業,屬國內唯一、世界領先。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希成農業機械的借智發展。“多年來,公司先后與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先后引進了“長江學者”、“泰山學者”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洪文,農機制造專家王相友等一批高層次專家人才。組建了山東省馬鈴薯生產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德州市馬鈴薯機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行業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 ”公司負責人梁希成介紹。
借助科技創新成果的研發與快速轉化,希成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進行資本對接,新投資建設了馬鈴薯智能化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實現了科技型小企業迅速“化蛹成蝶”般的成功蛻變,為占領中國馬鈴薯機械制造行業高峰提供了強力支撐,并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印度、西亞等區域市場。“今年我們開始研發一款智能化馬鈴薯高效低損聯合收獲機,該項目的開展將填補國內馬鈴薯聯合收獲技術空白,替代進口。 ”梁希成說,根據生產需求2019-2020年計劃新建13000平方米的新廠房,擬新購先進研發生產儀器設備30臺套,新增裝配生產線6條。投產后新增機具生產能力6000臺套,預計新增銷售收入8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