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7月16日,在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的核心區,東南大學與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聯隊的“陽光方舟2.0——C-house”(簡稱“立方之家”)搭建場地,建筑主體的施工基本完成,很快將轉入室內和環境的施工。“立方之家”的內核是一個巨大的空調,房子是一個小型的發電站,基本設計思路是由簡潔的立方體和集成的核芯筒的組合。
“簡單來講,頂面、東面、西面都是光電板,房子中間是能源核芯筒,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這個房子的特點就是產能,不僅能夠自用,還可以輸電獲得收益。”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宏介紹稱。
“立方之家”是一個可以發電的能量單元,東西側立面集成了140塊薄膜電池和屋頂60塊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形成連續的能量表皮。房屋的核芯筒集成了所有服務空間,在緊湊的立方體下增加了30%的可使用面積。在完美地滿足了一個家庭日常生活外,還可以作為一種可流動的共享空間,適應聚會短租、創業辦公和社區服務等多種形式。
張宏拿出手機,打開軟件掃描一下墻上的二維碼,通過手機屏幕,清楚地看到建造各個環節的進度。通過軟件和二維碼控制實現建筑生產、建造過程中的智能控制。超高速建造技術省時省力,房頂僅用了20分鐘就吊裝完成。“立方之家”的可持續性設計理念是空間共享。建筑的場地可以維持100年不發生變化,結構可以維持100年穩定,外圍護結構可以保持50年的使用,然而內部功能往往十年內就會更換一次甚至幾次。可持續性設計,讓比較穩定的層面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從而降低不穩定層面變更的時間與財務成本。
此外,“立方之家”可持續循環拆卸,重復拆裝30次以上,實現真正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胡兵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