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鵬胡文軍
近日,筆者來到慶云縣徐園子鄉柴家村柴家土地股份合作社。看到占地40畝的8座草莓溫室大棚主體已完工,工人們正在緊張建設配套功能用房,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成立于去年10月,全村三分之二的農戶、共220戶加入進來,將620畝土地入股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柴家村黨支部書記魏德智說。
兩年前,柴家村還是另外一番光景。當時,村里沒有產業,沒有集體收入,是典型的貧困落后村。年輕人在家里種地看不到希望,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兒童。去年,魏德智上任柴家村黨支部書記,下定決心要徹底改變村里的狀況。
為盡快促進集體增收,帶領群眾致富,魏德智帶領村干部和種植大戶多次外出參觀考察,確定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溫室大棚種植草莓的思路。
說干就干,今年年初,在徐園子鄉黨委政府的幫助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柴家村動工建設8個冬暖式大棚,準備種植優良草莓。“除了8個草莓大棚,合作社剩余的580畝土地現在依然種植糧食作物。但經營合作社我們有長期規劃,計劃再建設金蟬、螞蚱養殖大棚,再建休閑垂釣養殖區、上糧食加工項目。”魏德智介紹。“把土地入股合作社種草莓,萬一賠錢怎么辦?種草莓收益是高,但銷路有保證嗎?”村民周寶樹在入社時還存在顧慮。“大棚建設之前,我們就與天津的一家規模較大的草莓市場和一家草莓加工企業實現了對接,已經達成協議,草莓成熟后,將以不低于市場價格收購,這樣一來,村民們不用愁草莓賣不出去了。”魏德智說。
同時,該村正在積極爭取上級專項扶持資金,計劃建設一座輻射周邊村鎮的草莓交易市場,既可以幫助本村和周邊村子的貧困群眾脫貧,又可以讓果農在棚里摘了草莓,不用出社就賣掉。
柴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二次分紅模式保障入股村民利益,每年每畝地保底分紅600元,年終按照實際收益,拿出總收益的60%進行二次分紅, 20%作為村集體收入,20%作為生產資本。今年6月,合作社的小麥收獲并賣出,村民保底分紅有了保障。接下來,魏德智要爭取在年終給村民增加更多收入。他算了一筆賬, 8月中旬種下草莓,11月即可收獲,一棟溫室大棚能收獲5000斤草莓,按現在市場價平均每斤15元算,能掙7萬多元, 8棟溫室就是50多萬元。
此外,合作社正在積極籌建垂釣養殖區,與草莓大棚結合,發展采摘、娛樂、休閑一體的農家樂,以此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盡快帶領村民脫貧增收。項目運營后,預計年產值可達百萬元,帶動周邊50余人就業。“下一步,徐園子鄉將以打造過硬村黨支部為引領,積極推廣柴家村領創合作社的經驗,以點帶面,選好農村帶頭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做到‘一村一品一特色’,打造一批亮點鄉村,助力鄉村振興。”鄉黨委書記鄭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