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李發才)“這次開展扶貧產業項目資產確權登記,扶貧資金所形成的資產確權到了村,全部收益歸村集體所有,也讓我們進一步摸清了家底,實現了挖潛增效,做到了規范管理。 ”日前,在談到扶貧產業項目資產確權登記工作的好處時,陵城區邊臨鎮東張村村主任張連星如是說。
東張村村西頭有一個占地約3畝的廢舊坑塘,去年10月,經研究決定,該村利用上級撥付的5萬元扶貧資金將坑塘改造成藕池。現在荷葉滿塘,長勢良好,成為邊臨鎮發展邊角經濟的一個有益嘗試。“確權登記工作是加強扶貧產業項目后期管護的關鍵環節,做好確權登記能夠進一步明晰權責歸屬,確保扶貧資金不流失,實現扶貧資產保值增值。我們立足全鎮扶貧產業項目實際情況,精準實施‘三步工作法’,將確權登記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邊臨鎮黨委書記劉鳳霞說。
摸清家底,打好基礎。今年以來,邊臨鎮扶貧站對脫貧攻堅戰工作開展以來上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整合用于扶貧的其他涉農資金、社會幫扶資金及鎮政府投入的扶貧資金形成扶貧資產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摸清家底,建立臺賬。經梳理,截至目前,上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計219萬元,其他資金共計66萬元。
精準核算,抓住關鍵。扶貧站在對各年度投入的扶貧資金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把應分配給村集體的資金形成的扶貧資產,按照項目方案當年度各村享受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量分配到村,收益歸貧困戶所有,相應資產歸村集體所有。
公開公示,監管有力。扶貧站根據各項扶貧資產在各村分配的情況,逐村進行公示,全面接受群眾監督。公示期滿無異議后,由各項目實施主體進行資產移交,接收方為村委會,扶貧站、財政所、經管站進行全程監督。經管站根據移交手續將扶貧資產記入各村賬目,納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建立登記管理臺賬。“扶貧資產確權登記工作為我們的各類扶貧資產明晰了產權歸屬,確保了扶貧產業項目健康持續運行,貧困戶收益分紅有了更好的保障,我們更有信心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邊臨鎮扶貧站站長任玉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