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關村創新發展40周年。中關村的發展經驗對我市開發區建設是一塊難得的“他山之石”,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啟示一:開發區建設需要把創新創業擺在重要位置
創新創業是中關村崛起的關鍵。中關村“從無到有”靠的主要是科技人員的創業,陳春先、王洪德、柳傳志等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率先打破體制機制束縛,開啟了中關村科技創業的先河;聯想、方正、用友等一批蜚聲中外的企業就是科技人員自主創業結下的碩果。中關村“從小到大”靠的主要是自主創新。中關村把自主創新作為立身之本,憑借著深厚的科技積淀,先后攻克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曙光超級計算機、石墨烯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并形成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我市開發區建設必須擺脫原有的“路徑依賴”,把創新創業擺在重要位置,利用創新創業激發出開發區建設的新動能。首先,發揮好科技人員在開發區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落實好支持和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具體辦法,破除一切束縛創新創業的思想觀念桎梏和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使開發區成為科技人員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其次,發揮好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建立促進科技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的體制機制和政策,使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科技創新要素。改革科技創新優惠政策只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的做法,將科技創新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擴大到更多企業。加大政府鼓勵科技創新政策的宣傳,讓更多企業能夠了解和運用這些政策。再次,搞好與中關村的協同創新,學習其成功做法,鼓勵和支持我市開發區積極對接中關村,深入探索互利共贏的區域協同創新模式,力爭在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園區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實現突破。
啟示二:開發區建設應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中關村不斷成長壯大的條件。中關村服務創新創業,靠的不是簡單地集聚創新創業要素和主體,更不是簡單地提供政策優惠,而是打造有利于“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包括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優秀人才、創業投資、孵化服務、創新政策等六大要素,形成了由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知識產權、律師、會計等專業機構構成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中關村把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重點放在融資和孵化服務上,打通了創新創業的“任督二脈”。
構建“類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我市開發區建設的必然選擇。一是打造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積極引進和培育各類創業投資基金,并與中關村建立股權交易市場合作機制,構建高效協同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鏈,解決好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資金難題。二是搭建各類服務平臺。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的主力軍作用,加大對國內外知名眾創空間和創新型孵化器的招引力度,建設一批能夠為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式服務的孵化平臺,打通由創業者到企業家的成長之路。三是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從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等方面入手,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啟示三:開發區建設需要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
園區管理機構是中關村順利前行的鋪路人。作為全國首個“有限、服務型”政府機構,中關村管委會在管理上是“最小的政府”,沒有行政審批權,也沒有其他條條框框;在服務上又是“最大的政府”,它主動貼近企業、服務企業,實現了服務方式的創新。同時,中關村管委會又是一個創新型政府。中關村發揮了先行先試“試驗田”的作用,從探索企業制度破冰、呵護科技人員下海創業,到構建適于創新創業、與國際接軌的整體性制度設計,中關村在管理體制改革、企業服務創新等方面實現了突破,向全國提供了一批“中關村經驗”。
實現開發區的健康發展,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首先,明確管理機構的角色定位。開發區管委會在功能上應該始終定位于做好產業服務和企業服務,重點應履行好政策供給、資源集成、創新引導等方面的職能。為此,應加強對開發區與行政區的統籌協調,逐步理順開發區與代管鄉鎮、街道的關系,依據行政區劃管理有關規定確定開發區管理機構管轄范圍;強化開發區精簡高效的管理特色,使開發區充分依托所在地政府開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集中精力抓好“雙招雙引”和創新創業服務。其次,提高開發區管理服務效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將能夠下放的經濟管理權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給開發區。最后,強化開發區改革創新責任。賦予各類開發區更大的改革創新自主權,鼓勵和支持開發區在經濟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率先探索、先行先試,使開發區切實肩負起走在改革創新最前列的重任。
□陳曉強(作者系民進德州市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