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趙慶川
近日,走進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博德生物技術(德州)有限公司,干凈整潔的廠區、完善的生產流水線、高端精細的操作設備、忙碌的工作人員讓記者印象深刻。博德生物是我市成功引進的一家生物技術企業,是北京中關村孵化出來的轉化項目,總投資5.3億元,主要從事功能食品、醫療器械、醫用護膚品及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項目全部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目前該公司與山東大學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研發的牛蒡醫學護膚產品已獲SGS質量檢驗認證,具備年產瓶裝化妝品3000萬支、面膜1500萬套的產能。“生物技術產業既是我市優勢產業,又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市各級以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抓手,堅持創新引領,頂層設計,高端突破,聚焦產業最前沿技術和人才,不斷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在繼續發揮生物技術產業強大優勢外,重點發展生物工程產業、土壤修復產業、頤養健康產業,全力拉長鏈條,提高產業層次,壯大產業規模。 ”4月16日,市生物技術產業推進辦公室主任王希剛介紹。
發揮科研機構聚集效應,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這是公司去年建成投產的藥用多糖聯產項目,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制糖技術,生產藥用多糖、藥用麥芽糊精和葡萄糖等產品,生產線全部采用無菌風保壓,減少染菌機會,增加產品口感度。目前產品供不應求,訂單排到了下半年。 ”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峰說。保齡寶是一家以生物多糖為主導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內首家實現低聚糖工業化生產、國內同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前不久,保齡寶依托“低聚異麥芽糖”產品的品牌優勢及市場占有率,成功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
保齡寶、禹王、福田、龍力……近幾年我市涌現了一大批生物技術企業,目前全市規模以上生物技術企業122家。2018年篩選出1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83.06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6.83億元,全部完工達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03.87億元。功能性糖醇年綜合生產能力110萬噸,占國內市場的80%、國際市場的35%,低聚木糖、木糖醇生產能力世界第一,低聚異麥芽糖生產能力亞洲第一。大豆年加工能力220萬噸,其中高蛋白非轉基因大豆年加工能力150萬噸,年產低變性脫脂豆粕80萬噸、大豆蛋白25萬噸,是全國最大的大豆高蛋白加工基地和亞洲質量最好、規模最大的低溫豆粕生產基地。
為加快全市生物技術企業轉型升級,我市借助人才政策“黃金30條”,加大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引進,力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拉動產業鏈邁向高端。目前,我市生物技術企業與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家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合作關系,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1家、技術創新平臺16個、企業技術中心2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4個,院士工作站4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形成了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生物棉籽蛋白、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技術服務等多個產業集群。
緊盯生物工程方向,補齊產業短板
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的山東天川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高層次人才創業公司,由董事長樊晉宇等8名博士投資創辦。該公司主要從事細胞的存儲、研發和臨床應用業務,掌握著獨特的免疫細胞靶向治療技術。“我們提出‘一庫一中心’發展模式,致力于構建多元化生物樣本庫、區域細胞技術應用示范中心,3年內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細胞技術公司。 ”樊晉宇信心滿滿地說。
“生物工程是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前沿和高端,聚集了國際國內頂尖的科技成果、科研項目和人才團隊,我市以功能糖生產等為代表的生物技術企業發展基礎好、產業規模大、技術領先,具備了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雖然在生物工程方面起步晚、基礎差,但通過不斷努力,我市引進了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活性酶有機水溶肥研發及生產項目、天川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干細胞項目及精準醫療產業平臺項目、山東祥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基因檢測平臺項目等,填補了產業空白。 ”王希剛介紹。
據了解,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活性酶有機水溶肥研發及生產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已到位資金2000多萬元。主要生產蚯蚓活性酶生態肥和水溶肥、動物飼料添加劑及家蠶增絲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市場空間巨大。天川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干細胞項目及精準醫療產業平臺項目,總投資1億元,已投入近2000萬元,建設多元化生物樣本庫、區域細胞技術應用示范中心、第三方醫學檢驗所、單克隆藥物抗體和生物酶制劑研發生產中心。山東祥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基因檢測平臺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已投入1500萬元,項目包括醫學檢驗所、司法鑒定中心、基因檢測試劑盒GMP生產中心。
此外,以中科華魯土壤修復工程公司為龍頭,土壤修復產業在德州異軍突起。以太平億康產業為龍頭的頤養健康產業落地更是為健康產業添薪助燃。“2018年12月,在南京召開的第一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期間,德州市政府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及華魯控股集團,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分別簽署合作協議。 ”王希剛說。目前中科華魯土壤修復工程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冊開戶,農田修復國家重點實驗室示范基地、土壤修復全產業鏈產業園、中科院土壤修復野外臺站選址工作已定。
精準招商引資,壯大生物產業集群規模
“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共同推進下,成功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太平保險公司旗下太平億康產業基金投資德州億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設高端醫療區、養老養生區、國際教育區和全齡居住區四大板塊。項目建成后,預計提供就業崗位超過3000個,年門診量可達15萬人次。目前項目前期資金已到位5000萬元。”王希剛說。為進一步加快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我市各級凝聚共識,上下協同,聚焦重點區域,抓好重點項目,通過實地產業調研,形成了《國內外生物技術產業基本概況》《促進德州生物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生物技術產業規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和特征》等報告,并下大力氣搜集高端人才信息匯編成冊,形成系統的專家資料庫,為精準招商做好“路標”。
2018年,市生物技術產業推進辦公室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對接活動120余批次,與100余家生物技術企業、6家投資公司進行對接。全年合同引進項目14個、引進資金60億元,到位資金6.6億元,與3家投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針對我市生物技術企業給予資金支持。抓住山東省節能技術研究院搬遷機遇,于2017年5月將山東省節能技術研究院整體遷入德州。研究院遷入德州后,參股控股企業已達6家。
同時,市生物技術產業推進辦公室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共引進高層次人才30余人,為我市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加油助力。比如,促進山東海山藥業有限公司與美國知名華人學者在骨植入人體及器械、生物醫學材料在治療骨損傷疾病方面的應用兩個方面開展合作;引進北京中關村轉移項目北京托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醫療設備、裝備及高精密檢測儀器項目,目前已在德州中元科技創業園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