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娣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干教育事業要用心,更需要智慧。
我們班有一名叫王凱的男生,可他總是板著一張臉,毫無生氣。上課喜歡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課間靜坐一隅;放學后又獨來獨往。在與其他科目老師交流后,我得知他幾乎每節課都是這樣。但從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窺探到了一絲希望。經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生病去世了,父親外出打工,他由爺爺撫養,但爺爺年事已高,再加上他自己身體不好,這一切讓年幼的他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以致于快樂和關愛對他來說是一種奢望。
一天上課時,我發現王凱在看一本網絡小說。經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另一種方式去“揭穿”他。剛好有一道閱讀找規律的題目,我便點名讓他回答,我原本以為這道題對他是有些難度的,沒想到他仰起頭,看了看題目,嘴巴一張,答案便跟著出來了。回答很精彩。隨后我鼓勵他把解題思路、巧妙的方法給大家分享一下。同學們被他的理解力、聰慧驚呆了。頓時,全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看到他臉上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于是我抓住時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
通過王凱這節課的表現,我發現孩子的理解力很強,在數學學習上肯定會有很大的進步,決定幫助孩子找到對數學的興趣。于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將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我特別想看你的那本網絡小說,你看我的這些書都已經看了好幾遍了。”然后我們就交談起小說的內容,孩子的話越來越多,和我越來越親密。然后,我給他一本世界數學家故事書,里面既有故事也有題目。我和他約定,一起探索數學之謎。“沒問題! ”他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我們一起探討交流,我發現他漸漸地變了,上課積極發言,與同學和睦相處,成績也提高了,尤其喜歡給同學們講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真正體會到: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是與學生共同發展,做他們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