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智能體育公園、智慧社區健身中心、智能游泳館……綜觀第37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智能、智慧、智享成為一大亮點,科技創新不斷刷新著人們對體育產業智能化的認知。我市53家參展企業紛紛拿出科技范十足的 “看家產品”,搶灘體育裝備制造業高端市場。
我市把體育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相繼出臺了《德州市體育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德州市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我市20余個體育產業門類中,體育裝備制造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下,產業發展面臨內外因素雙重利好。
看大環境,“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市推出一系列相關政策及改革部署,進一步打開了體育產業機遇期“窗口”;看微觀層面,當前,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體育用品的需求量呈井噴式增長。具體到我市,德州是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第一批體育產業聯系點城市,體育產業總產值超過4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泰山體育、康納斯、邁寶赫、大胡子等體育裝備制造企業發展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外有好環境,內有強基礎,體育裝備制造業如何更上一層樓?站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強化創新能力,是放大現有優勢、永葆產業活力的不二法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正是因為持續踐行科技創新,泰山體育集團才演繹了從炕頭到全球的神話。一路走來,集團實現了從對標先進、趕超歐美到領先世界的華麗轉身。在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集團的人才和技術儲備領先國際同行至少5年。其成長軌跡啟示我們:謀當下生存、謀長遠發展,必須狠抓創新,超前布局。
創新始終是泰山體育集團的 “內在基因”。靠創新,集團制定了室內外健身器材、人造草坪及體育工程、碳纖維自行車、智能體測一體機、冰雪產品等5大類產品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0多項,獲得國內外專利1000多項。如今,在我市,越來越多的體育裝備制造企業把創新擺在首位,持續加大科研投入、人才引進力度。如寧津邁寶赫、寶德龍等企業成立技術中心,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每年至少推出50款以上的新品上市。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創新行列,就會形成無數個創新引擎,激發出行業發展的澎湃動能。我市擁有不少國家級體育裝備科技研發平臺,如國家體育用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體育用品檢測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下一步要借力這些平臺,深耕研發,突破核心技術,用硬核的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市不乏處于行業前沿的體育裝備產品,但也應該看到,隨著健身消費多元化、專業化需求的增強,體育裝備制造產業仍有極大成長空間,越是處在行業高端,越要居安思危,有布局未來的自覺和行動。要下足 “繡花功夫”,持續不斷開展科技創新,確保產品先人一步、高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