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德鵬本報通訊員管一臻
近日,記者從德州海關獲悉,我市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達146.8億元,同比增長45.6%,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8.8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17.4億元。其中,出口82.1億元,進口64.7億元。
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勢下,一連串可喜數據背后是我市打出的外貿穩增長“組合拳”:各涉外部門聯手優化外貿環境,搭建平臺引導企業開拓外貿市場;外貿企業逐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出口競爭優勢。
部門握指成拳,優化營商環境
7月1日,德州元茂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方芳在辦公電腦上錄入電子化手冊相關信息及報核申請,不到10分鐘,系統便顯示“海關審核通過”。“多虧了德州海關對加工貿易的一系列改革,現在辦理海關加工貿易業務越來越便利。”方芳介紹說。而這只是我市涉外部門聯手優化外貿環境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德州海關通過對加工貿易實施一系列全面改革措施,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助力加工貿易企業減負,極大地便利了我市的加工貿易企業。自2月1日起,德州海關實施“多證合一”改革。企業可通過網絡申報的方式,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協作配合,一次性完成從工商注冊、章程備案到海關注冊等一系列手續。改革實施之后,企業海關備案全面實現無紙化和網絡化,有效降低了我市進出口企業的投資創業成本,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截至目前,已有25家企業通過“多證合一”方式進行注冊。
市商務局深入外貿企業走訪調研,及時了解、反映和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為企業講解和發布有關政策及信息,提高企業使用國家政策和拓展國際業務的意識和能力,力促企業轉型升級。針對外貿企業人才短缺問題,市商務局積極深化與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和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的跨境電商培訓合作,使我市更多企業了解到外貿發展最新狀況,培養更多外貿專業人才。
國家稅務總局德州市稅務局對我市出口企業建立退稅綠色通道和預約通道,實行先退后核。符合條件的一類出口企業在申報退稅兩天后便可完成退庫工作,大大提高了出口企業退稅服務效率。
受益于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前5個月,我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02.2億元,同比增長51.2%。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5.5億元,同比增長34.3%。“以前經常聽朋友談到德州,說這里產業基礎好、合作空間大,實地考察后更感受到了尊商、重商的良好政務服務環境。回國后我要講好德州故事,推薦更多朋友來合作。”來我市考察項目的拉脫維亞歐盟-中國貿易集團高級項目經理瑪瑞斯表示。
搭建平臺,引導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6月25日下午的鳳冠假日酒店,因為2019中國-“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德州)洽談會的舉辦,洋溢著熱烈喜慶的氣氛。來自波黑、巴拿馬、肯尼亞、約旦等12個“一帶一路”國家的56名商協會及政府經貿部門代表以及200余名德州企業界代表共聚一堂,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這一主題,熱情推介、深入交流。
近年來,我市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憑借豐富的旅游、科技等資源,借力政策東風,我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對話,廣泛開展經貿、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拓寬與非洲、拉美、北歐國家的友好交流渠道,締結了6個友好城市,逐步構建起了對內對外雙向開放新格局。同時,我市將東盟置于對外開放戰略中的重要位置,積極打造中國北方對接東盟的重要節點城市。先后舉辦德州-東盟產業合作論壇、百企下南洋、經貿洽談會等交流活動,增強了德州企業家的開放意識和發展思維。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一批東盟企業家來德州投資興業,同時德州企業家也積極在東盟國家尋求廣闊的發展空間。
憑借先進技術和雄厚的實力,德州企業走出去的腳步穩健有力。目前,我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643家,建立了6個公共海外倉。全市近400家企業與東盟國家開展了經貿合作,去年進出口額達到80.6億元。
山東鑫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接了安哥拉14省6部的太陽能工程,產品涵蓋太陽能路燈照明、太陽能信號燈、太陽能家用發電系統等。“德州與非洲之間的經貿往來日漸頻繁,我們愿與國內企業攜手共創海外市場新輝煌。 ”談及企業今后的發展,鑫衢能源公司董事長王玲玲充滿期待。
今年前5個月,我市對巴西進出口32.1億元,同比增長12倍;對東盟進出口17.79億元,同比增長19.1%;對歐盟進出口17.1億元,同比增長33.5%。“企業開拓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享受的不僅僅是自動退稅等優勢。對我市企業而言,東盟還可以提供一個成本更低的生產基地,并能作為跳板,將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 ”德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企業轉型升級,不斷發展新業態
7月2日,遠在南非共和國約翰內斯堡機場開發區的一處大型倉庫內,幾輛大型貨車忙著運輸貨物。這是由我市吉達進出口公司聯合20多家企業建立的南非海外倉項目。
海外倉這種模式,把自己的產品從國內出口到國外自己的公司,有效規避了外貿經營當中的一些風險,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同時也擴大了中國制造的影響力。
目前,德州的本土企業在非洲籌建的海外倉項目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吉達模式”:在德州市貿促會的支持下,以吉達進出口公司為主,聯合20家企業以聯合入股的方式加盟,以利益共享、租金共付、風險共擔的模式運作,入駐企業的經營范圍涵蓋建材、建筑設備、農業機械、中央空調和日用消費品等領域。另外一種模式是宏運通國際物流公司推行的跨境電商平臺,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針對非洲市場提供有效信息,企業在平臺上注冊,線上進行產品展示和推廣,解決中非供求信息的不對稱問題。
在外貿工作中,除了試水海外倉,探求開拓國際市場新藍海,我市企業還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加快轉型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部分企業還將研發中心建到了國外。德州鑫華潤聚氨酯工業有限公司不斷加強與世界知名企業的交流,先后與巴斯夫、亨斯曼等企業密切合作,為其加工產品。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在丹麥哥本哈根設立了研究院,針對歐洲市場研發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