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建新通訊員李昊)近日,德城區法院干警遠赴江蘇連云港規范送達,促使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圓滿調解。
該案中,原告中國建設銀行德州分行向德城區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江蘇省連云港市戴某寶歸還貸款193772元。案件受理后,由于沒有被告的任何聯系方式且被告身處異地,送達訴訟材料面臨困難。
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身份證號碼,干警查詢到戴某寶的戶籍所在地,遂將訴訟材料通過法院專遞進行了郵寄送達,但無人簽收。再次郵寄送達后,回執顯示被告人父親予以簽收,但未載明被告是否同住,無法確認其是否收到訴訟文書。
案情緊急,承辦法官立即聯系法警大隊,委托干警到被告戶籍地直接送達,摸清實情,制定下一步審理措施。按照戶籍地址,干警楊善存和書記員張亞南找到戴某寶的家,但只見到其母親,其母稱自己也無法聯系到兒子。
唯一的線索也宣告中斷,兩人開始圍繞戴某寶社會關系展開調查。正在調查時,被告母親再次打來電話,原來戴某寶并非真的失聯,而是因打架斗毆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現處于取保候審狀態,心有顧忌不敢露面。戴某寶母親被法院干警不遠千里送達、追求辦案公正嚴謹的精神所感動,主動與干警取得聯系,表示愿意履行還款義務,希望法院調解。
張亞南立即向承辦法官電話匯報調解意愿,承辦法官與原告代理律師進行溝通調解,分別征詢雙方調解方案。經過多半天的耐心勸導,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分期支付的調解協議,該案案結事了。
這只是德城區法院探索送達模式,由法院干警和書記員組成送達組直接送達的案件之一。近年來,民事訴訟“送達難”成為困擾法院的難題和制約審判效率的“頑疾”,受送達人躲避訴訟、拒不配合法院送達,嚴重影響司法效率,降低司法公信力。德城區法院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意見,明確規定各類送達方式的程序和標準,法警大隊與法庭配合直接送達。同時,建立專遞郵件“快速通道”,規范郵寄送達工作,提升審判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