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男子中風病反復發作,市人民醫院確診為心臟卵圓孔未閉——
介入成功封堵小“心孔”
□本報記者 滕璐 見習記者 劉瀟 本報通訊員 李夢嬌
心臟外科開展超聲引導下介入封堵術
26歲的王川洋,近幾年中風反復發作,并伴有頭痛等癥狀,嚴重影響著工作及生活。 7月18日,他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就診。經檢查,該科室主任封贊祥發現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卵圓孔未閉。多年頭痛、反復的中風,有可能導致其身體殘疾的隱患與這個2毫米的小“心孔”有關。
明確病因后,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與麻醉科、超聲科進行了多次會診,經反復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介入封堵是最好的選擇。 7月19日,封贊祥與團隊醫生相互配合,在超聲引導下為王川洋進行卵圓孔封堵術。在患者大腿根部進行股靜脈穿刺,導管順著2至3毫米的切口循人體自身大血管路徑順利前進,把小傘一樣的封堵器送達病患處,并固定于卵圓孔未閉處。
手術僅用了30分鐘,術后4小時,王川洋臥床正常進食,第2天正常下地活動。術后檢查超聲卵圓孔封堵完全,心臟正常結構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術后2天下午,王川洋順利出院。“以往封閉卵圓孔依靠開胸手術治療,需要將心臟停跳,但這種手術創傷大,可能會出現房顫、心包積液和傷口感染等并發癥。超聲引導下的卵圓孔封堵術作為一項新興的微創技術,對組織損傷小。 ”封贊祥說,但這種新技術對醫生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可能損傷重要的血管,引起大出血。
卵圓孔是心臟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個小孔,一般在嬰兒出生后1年內會自行閉合,若不閉合,心臟上因此留下一個小孔。孔雖小,卻是大隱患。最新研究表明,卵圓孔未閉是隱源性卒中的一個重要病因。成年人卵圓孔未閉的發生率為20%至25%,而青壯年隱源性缺血性卒中的卵圓孔未閉比例可高達40%至50%。此外,還易引發偏頭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冠脈正常的心肌梗死等。若卵圓孔不閉合,以上疾病反復發作,嚴重的可致殘、致死。“對不明原因青壯年中風患者或有先兆性偏頭痛患者,需注意卵圓孔未閉的檢查,以使治療更有針對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封贊祥提醒。據了解,每年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成功完成70余例介入封堵卵圓孔術,技術、經驗相當成熟,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