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雙雙攝影劉振興通訊員孟娟
農歷七月中旬,秋意未濃,張建強家的小院里,已經坐滿了從天津趕來的蟋蟀玩家。玩家們短褲汗衫,準備入夜后,隨張建強進玉米田捉“知秋令早”的秋蟲——蟋蟀。
寧津縣出產的蟋蟀,矜鳴善斗,無往而不勝,威名響徹南北。張建強所在的劉營伍鄉,每年都會來些玩友,為了捉幾員“猛將”,也為得兩尊丫頭親手做的蟋蟀罐。
“丫頭”是乳名,她叫劉秀芬,張建強的妻子,亦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劉記丫頭”蟋蟀罐的傳承人,她所做罐子因難以模仿,也常被稱為“丫頭罐”。夫妻二人手中訂單,已排至來年10月,所以非親自上門,難得一罐。
整個劉營伍鄉燒蟋蟀罐的作坊30余家,遠銷全國各地,儼然已是北罐的主要出處之一。丫頭家并非產量最多者,卻定是產值最大者,其中差距便在于手藝——“丫頭親手制作”便是其中最大優勢。
有北京蟋蟀玩家評論“劉記丫頭”蟋蟀罐:既有中國北罐的渾厚大氣,又有中國南罐的細膩秀美。如此美名享譽四海,使其成為蟋蟀玩家收藏和民間饋贈的藝術珍品。
張建強生于1985年,祖上便以制陶為生,米缸、米罐等生活器具為主,手藝代代傳承下來,傳統尚存。丫頭少年時便隨表姑父學習制作蟋蟀罐,表姑父是天津文玩界響當當的人物,蟋蟀罐制作大師。所以,張劉二人結婚后,便順理成章地開始了蟋蟀罐的營生。
十余年過去,二人手藝可用“精湛”形容,丫頭負責定型和壓光,張建強則依靠足夠力量,進行揉泥和燒制,唯有如此,方有“劉記丫頭”蟋蟀罐的精致。“我家也雇有其他手工藝者,各個環節均有參與,但旁人做的每個賣50元,我倆的可翻4倍,卻也供不應求。”張建強的名頭似乎并不如妻子響亮,但其實他的制坯和燒制手藝,也是他人望塵莫及的。曾有南方玩家到此買罐,觀之制坯速度和質量后驚嘆,“單這手法在我們當地便能月入近萬。”
漳衛新河劉營伍鄉段的泥土含膠量在60%到80%之間,這正是制作蟋蟀罐的最佳區間膠度。張建強說,日后有意建廠,也會選在鄉里,挖河泥,捉蟋蟀,罐子也就做得更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