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德州作為明清時期經(jīng)濟繁榮文化興盛的運河重鎮(zhèn),其喜慶街舞在晉冀魯豫一帶頗具特色,不僅驚險刺激和靈活多變,同時凸現(xiàn)出運河文化南北城市交融的特點。其中的跑驢、高蹺、旱船、舞獅等藝術(shù)形式,經(jīng)過傳承創(chuàng)新,分別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表演風(fēng)格,成為德州區(qū)域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據(jù)傳北廠的舞獅和小鍋市的高蹺,還曾迎送過南巡東祭的乾隆皇帝。
德城跑驢
德城跑驢是以趕驢人的日常生活為素材,經(jīng)過必要的提煉和加工而成的舞蹈形式。1930年,南廂的馬莊村民袁福生趕馬車時結(jié)識了德州駐軍二十三師軍人劉長河,因劉長河會演唱《王小趕腳》,兩人共同探索改編了《王小趕腳》。袁福生憑多年趕車侍弄牲口的經(jīng)驗及本身武功基礎(chǔ),把毛驢被勒環(huán)、著鞭、揚蹄、撒歡、鬧性等動作摹擬得惟妙惟肖,創(chuàng)作出生動逼真的德城跑驢這一街舞,如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德城跑驢演出形式有單驢、對驢和驢隊之分。跑驢演員均是成雙成對,即一女騎驢和一小伙趕驢。騎驢者俗稱“二姑娘”,年輕貌美鄉(xiāng)姑裝束,但服飾鮮艷,飾粉妝或淡油妝。趕驢者“王二小”為20歲左右的年輕小伙,憨厚淳樸,一身武生打扮,所著劍衣褲為青、紅、藍、白色均可,但須與“二姑娘”服裝色澤相異。白毛巾包頭,扎板帶,穿緊口軟底鞋,手持皮鞭。跑驢表演時,用鑼鼓嗩吶伴奏,吹奏出“行步點”“緊急風(fēng)”等鼓點和“將軍令”“梆子娃娃”和“百鳥朝鳳”“學(xué)人樂”等樂曲。
單驢舞所表現(xiàn)的是小兩口走親的故事。男演員所扮的王二小在鑼鼓聲中以前撲虎跳跟頭登場;隨后引領(lǐng)出騎驢者二姑娘。二姑娘架驢云步上場,勒驢嚼口亮相,一勒一抖,猶如真驢登場,毛驢栩栩如生;繼而二人跑圓場,趕驢者揮鞭趕驢,驢著鞭抖膀,時而彈蹄尥蹶,時而撒歡竄跳。王二小趕驢的同時關(guān)注著騎驢的二姑娘的安危,并含情脈脈眉目傳情,其舞姿輕松優(yōu)美,小夫妻情意纏綿。忽然,毛驢低頭聞到尿臊或者抬頭發(fā)現(xiàn)了附近的母驢,兩耳直豎,昂頭炸毛,揚蹄尥蹶,似癲若狂。男打驢,女勒嚼,毛驢暴躁,前咬后蹄,打橫轉(zhuǎn)圈,上竄下跳。時而將趕驢者踢倒在地,時而在趕驢者身上躥越,趕驢者摸爬滾打,隨機應(yīng)變;騎驢者心驚肉跳,慌而不亂,緊張驚險,扣人心弦。一場驚險過后,小兩口重登前程,揮鞭、勒嚼,情節(jié)可再現(xiàn)之前。
對驢舞是由兩個騎驢者衣著一紅一綠,二人輪番上場表演,順序與動作大致與單驢舞相同。驢隊舞,則是由多對驢組成,以“別籬笆”、“串花”變換隊形交換位置,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大家做勒嚼、著鞭、踢腿、尥蹶等動作。表演時鑼鼓、嗩吶、串鈴、響鞭等聲響構(gòu)成了跑驢舞蹈獨特的交響樂,驢群與趕驢者組成了一個壯觀的舞蹈群體,演出氣勢宏大攝人魂魄。
德城高蹺
據(jù)考,明永樂年間高蹺藝術(shù)傳入德州,系運河船夫由河北通州壩學(xué)來,至今已有六百馀年歷史。它主要集中于德城區(qū)的小鍋市、小營、二郎廟角和柴市街等處,其中尤以小鍋市興起最早。演員們將木蹺捆綁在腿上,使腳離地面足有60多厘米,踩在上面不僅要穩(wěn)當牢靠,而且還要學(xué)會倒走和蹲著倒跳,甚至要完成跨越、飛腳、鷂子翻身、鯉魚打挺等高難度動作。高蹺藝術(shù)集表演、舞蹈、說唱、武術(shù)、雜技等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于一體,人物眾多,扮相滑稽;動作瀟灑漂亮,表演幽默詼諧;場上隊形變化豐富,武術(shù)雜技動作驚險刺激;表演中鑼鼓齊奏,載歌載舞;其場面異常熱鬧有趣。
高蹺表演隊伍包括領(lǐng)傘1人、樂隊3鼓6鑼和16名演員。演員角色齊全,戲劇中的生、旦、凈、末、丑均有。高蹺的扮演者都是男性,但從所扮角色看卻是10男6女,分為8對。在8對搭檔中,打頭的是武松打扮的頭陀和哪吒裝束的英哥,兩人雙手各執(zhí)一條長約50厘米的硬質(zhì)木棒;接下來的一對是身穿八卦衣手執(zhí)拂塵的醉老道和青衣打扮手搖長翎羽毛扇的老座子(女);第三對是黃天霸扮相的樵夫與身著素裝的白蛇;第四對是傻公子和青蛇;第五對為漁翁魚婆;第六對是傻小子和媽媽娘;第七對是劉二姐和劉二混;最后一對是瞎子和瘸子。
德城高蹺的表演形式有兩種:一是在大街上邊行進邊表演,除踩著“慢三點”的節(jié)奏列隊行走以外,還按領(lǐng)傘人的指揮進行單串花、雙串花、別籬笆等隊形變換;有時頭陀與英哥也舞動手中木棒打幾路簡單的棒花。二是撂場表演,找一個合適的場地按程序進行高蹺舞蹈的整套表演。整套表演程序包括:開場、過對、拜賀、收場。
其中,過對是高蹺表演的主要內(nèi)容,即每對人物依次出場表演。德城高蹺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第一對人物頭陀和英哥的打棒。相傳舊時打棒分上下左右前后,計一十八路一百單八響,四面飛舞、八方開花、節(jié)奏鮮明、錯落有致、乒乓脆響、出神入化。民國時期二郎廟角的張金榮扮演頭陀,倒座”“(雙膝彎至90度,背朝前跳走)打棒一百單八響,步步登高打上72級臺階12米高的德州南門城樓,可謂藝壓群芳。
德城旱船
德城旱船也稱“水獸旱船”,是將《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故事以秧歌和旱船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據(jù)傳,清末民初橋口街有一回族人家,老兩口晚年得子取名“玉成”。隨著年齡的增長,玉成十分喜歡聽書唱戲,常找來戲裝在家模仿。家人因視玉成為掌上明珠,對他的喜好自然是順從和支持。到了每年的幾大節(jié)日,如正月十五、二月二等,玉成便組織一些愛說能唱的朋友,走街串巷進行表演。
有一年,玉成看戲劇《白蛇傳》時被“水漫金山寺”一節(jié)激動得寢食難安。他動手用竹竿扎成長約2米、寬約1米的旱船,設(shè)置了白素貞、法海、許仙、青蛇、蝦兵蟹將等角色,演繹法海扣留了許仙,白素貞和小青前往金山寺要人未果而發(fā)大水淹沒金山寺的故事。演出時,演員們身背用竹竿編織的道具,扮成水里的動物模樣,在鑼鼓、嗩吶的伴奏聲中進行表演。他們的表演獨具特色,自成一家,很快得到本街及運河兩岸百姓的喜愛。
“水獸旱船”的主要人物有法海、許仙、白蛇、青蛇、水怪等,道具有彩傳、飄帶燈,表現(xiàn)形式以唱舞結(jié)合,唱腔為高昂的河北梆子,加之以多條彩船與眾水獸伴隨音樂翩翩起舞,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演出中1~2只漂亮的彩船蕩漾在全場中間,按照“8”字的路線飄然起舞。溫順的鯉魚精、漂亮的荷花姑娘,以及那詼諧蛤蜊大仙等各路水獸精靈,逐一上場做精彩的獨舞表演,不時變換出“正串8花”“橫串8花”“串十花”的隊形。他們以荷花為圓心,鰲魚、鯉魚、海蚌、海螺圍著荷花逗場,而青蛇、白蛇、許仙、法海等人物更是輪番上場。他(她)們時而漫步輕搖彩船、悠閑自得,時而按著鑼鼓和嗩吶的音樂聲急速飛舞酷似迎風(fēng)破浪,劃槳手不時地翻幾個筋斗,一時間場面達到高潮。在急促扣弦的鑼鼓和高昂的嗩吶聲中,場上兩條彩船與眾水獸們同臺翩翩起舞。此時演員們時快時慢,矯健且配合默契的舞步、熟練高超的表演藝術(shù)讓人們眼花繚亂。
德城舞獅
舞獅又稱“舞獅子”,其起源眾說紛紜,但名氣最大的是北廠街,所舞之獅造型逼真,彪悍兇猛,表現(xiàn)靈活。一般有大、小獅子各兩對,大獅子身長3米有馀,直徑半米多,重達數(shù)十公斤。獅頭較為簡單,由紙漿拌膠糊做成,只有嘴巴、眼睛能活動,獅頭上有紅結(jié)者為雄獅,有綠結(jié)者為雌獅;獅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尾掛銅鈴,獅尾甩動,銅鈴作響。舞獅者身披毛衣,腳穿色若獅爪的特制布鞋。表演時由兩人前后配合,前者雙手執(zhí)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后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扮演獅身。由兩人合作扮成的獅子稱太獅,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的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者稱引獅郎,一身武士打扮,穿打衣打褲,扎絲絳板帶,頭包英雄巾,前出雙角,蹬緊口布鞋,持能旋轉(zhuǎn)的彩球,以虎跳前撲、小翻踺子、飛腳旋子出場。引獅郎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樁”等動作。
德城舞獅的基本特征是外形夸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tài)可掬,動作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為主。在彩球逗引下,獅子躥跳翻滾,表演者不但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tài)逼真,驚險動人,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后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舞獅由大鼓、鈸、鐃、镲等打擊樂器伴奏,節(jié)奏簡單,但粗獷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