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萊雅環保材料公司整裝生產線。記者王志偉攝
興豪皮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投資8.5億元的德達益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正進行園區道路硬化、投資2.25億元的興豪皮業年產6000萬平方英尺乘務艙內飾新材料產業提升項目基建工程全面開工……12月16日,天空飄著毛毛雨,室外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但在陵城區于集鄉產業園,到處呈現著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我們現在有8個項目同時施工,明年上半年將有半數投產,它們的建設將進一步帶動全鄉產業結構調整,激活發展動能。 ”談及項目,于集鄉黨委書記劉蕓高興不已。確實如此,借助良好的營商環境,于集鄉成為客商爭相入駐的熱土,僅近3年,便有20余個項目落地,另有5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借助高端優質項目,今年前10個月,該鄉完成稅收4485萬元,超過本年度任務指標1800余萬元,增量居陵城區首位。
黨員干部“辦公桌”搬進車間,服務企業零距離
“李總,最近經營怎么樣,有什么問題盡管說。 ”12月16日,于集鄉黨委副書記劉偉來到山東德萊雅環保材料有限公司,剛見到公司總經理李付來,便“大包大攬”地詢問起是否有需要幫助辦理的事宜。
于集鄉黨委政府的干部職工,李付來都很熟悉,自項目簽約以來,經常看到他們熱情服務的身影。借助招商活動,2017年初,浙江卡邁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7億元在于集鄉建設德萊雅硫化黑染料生產項目。因固色效果好、產品清潔無污染等優勢,產品廣泛應用于服裝、皮革染色領域,且因卡邁雅公司是目前行業內唯一能生產液體硫化黑的公司,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但因分支企業眾多、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做市場調研等,如何快速推動項目落地讓公司負責人頗感頭疼。“手續審批、車間建設我們都會安排專人負責,你們光考慮設備購進和產品研發就行。 ”劉蕓打的“包票”,讓他們吃下定心丸。
簽約后,于集鄉成立以黨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專班,為項目審批、立項、證件辦理全程幫扶。同時,安排專人駐扎在工地,隨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在服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5月,德萊雅項目順利開工。去年上半年,廠房主體和設備安裝已基本完工,他們卻想起燃氣管道還未開通,如果沒有充足的蒸汽,產品將無法生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劉蕓立即與燃氣公司及管道途經的企業村莊協調對接,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燃氣便輸送到廠區。因為服務專班的幫助配合,項目去年8月順利試生產,比預定工期提前了半年。得益于良好的發展環境,德萊雅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迅速步入發展快車道,今年前10個月,公司實現稅收585萬元,明年全線投產后將達到2000萬元。
于集鄉政府駐地距離陵城中心城區僅5公里路程,距德州高鐵東站一刻鐘的車程。雖然區位優越,但因產業結構落后、產能低等原因,極具發展優勢的他們卻一直被視為純農業鄉鎮,最高時稅收僅1600萬元。2016年底,劉蕓被選派為該鄉黨委書記。憑借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他意識到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沒有適宜的土壤,一切想法都是空談。為改變這一現狀,他們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一線,常態化開展“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活動,敏銳地感知、精準地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對于新招引的項目更是成立工作專班,在項目注冊、開工、生產等各環節提供“保姆式”“一條龍”服務,推動項目早落地、早投產。
不懈的堅持,換來的是豐碩的成果。僅今年于集鄉就落地項目11個,有力地推動了全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聚力“雙招雙引”,高端優質資源激活發展新動能
11月23日,經劉蕓等人的牽線搭橋,德州興豪皮業有限公司與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的生態皮革制造工程技術中心揭牌。根據協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石碧在借助研發平臺進行關鍵技術、瓶頸技術研發的同時,對興豪皮業在于集鄉建設的6000萬平方英尺乘務艙內飾新材料產業提升項目進行技術指導。
興豪皮業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毛皮鞣制加工和皮革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專業化皮革制造企業。在得知企業有擴大規模的想法后,劉蕓與企業負責人反復對接,并帶領他們到我國皮革化學與工程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四川大學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考察,鼓勵他們進行產品升級。經深入交流,興豪皮業決定借助石碧院士團隊的技術優勢,建設乘務艙內飾新材料產業提升項目,為高鐵、民航飛機生產企業生產高檔皮革制品。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技術創新,興豪皮業解決了制革加工行業生產過程中鉻污染和高鹽廢水污染等問題。“優質項目和高端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最重要的支撐。我們要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勢,緊密結合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積極做好‘雙招雙引’文章,以優質項目、高端人才激活發展新動能。 ”劉蕓說。
近兩年來,于集鄉以強鏈、補鏈、延鏈為目標,瞄準京津等地著力對接引進技術水平高、產業關聯性強、發展空間大的大項目、好項目。針對投資方普遍擔心的項目土地制約問題,該鄉通過清理低效用地、開發整理土地等方式,精心編制招商地圖,每一地塊仔細標注所在位置、大小、交通條件、招商方向、適宜發展的產業等,以凈地熟地迎接客商。與此同時,與京津等地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對接,通過共建研發平臺、“產學研”合作等方式,靶向對接行業高端人才,借助高端智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于集鄉成為優質項目和高端人才承接轉移的高地。近3年來,全鄉引進優質項目23個,總投資額達30億元;與1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引進高端人才21名。
深挖潛能、盤活存量,閑置資源變投資熱土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施工,德達益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道路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一期計劃建設的4幢廠房已全部開槽,一個現代化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呼之欲出。眼前的場景,很難和一處閑置了5年、遍地磚頭瓦礫的廢棄磚瓦廠聯系在一起。“閑置資源是放錯位置的寶貝。我們要在大力引進增量的同時,積極高效盤活存量。通過深挖內潛,將閑置資源高效盤活,提升全鄉發展質量。 ”劉蕓說。
為讓更多閑置資源重新“活”起來,于集鄉將廢棄磚瓦廠、閑置廠房等按照轉讓、租賃意向等分類統計造冊,在招商時根據客商需求有針對性地推介。經精準對接,德州市德達益遠投資有限公司決定利用該鄉第一窯廠的260余畝廢棄土地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成后,不僅每年能產生30億元的銷售收入和4000萬元的稅收,還將成為京津冀地區知名的高端裝備科技孵化基地和生產基地。
第一窯廠的高效利用,僅為于集鄉閑置資源“生金”的一個縮影。經深入推介,投資3.94億元的順至新能源50兆瓦風電升壓站、投資3000萬元的致舟建材水泥磚生產、投資3000萬元的達泰金屬制品、投資2500萬元的嘉業商混30萬方/年混凝土等項目相繼落地,河北闊龍集團總投資3.6億元的5000噸模壓復合材料系列產品項目簽約。與此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該鄉還將磚瓦廠附近占地120畝的閑置坑塘加以改造,引進泥鰍養殖項目,年產泥鰍200余萬尾。
截至目前,于集鄉已高效盤活閑置土地600余畝,昔日的廢棄地成為客商競相投資興業的熱土。通過相關項目的引進,于集鄉已形成高端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棉紡織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為再次飛躍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張志寧本報通訊員李俊濤王書勝張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