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春忙正當時,在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麥田里,一架自走式噴灑機正在為小麥打藥。“這是去年新流轉過來的200畝紅薯茬地塊,必須打“解藥”緩解紅薯茬地塊藥物殘留,這樣才能保證小麥的正常生長。”夏津縣雙廟鎮李文莊村黨支部書記、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王兆國說。
李文莊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2018年正式運營,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目前,已有200戶群眾600畝土地帶地入股合作社,經營效益良好,村集體經濟也有了初步積累。“看現在的長勢,今年的收成應該差不了。”望著這成片長勢良好的小麥,王兆國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然而合作社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18年合作社運營第一年,由于經營管理、技術等多方面原因,合作社虧損一萬多元。“一萬多元對于莊戶人家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頭一槍就啞了火,家人埋怨、村民嘲笑,我們幾個負責人當時真有放棄的念頭。好在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勵,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2019年合作社運營第二年,王兆國帶頭上陣,噴藥、施肥、灌溉現在已是樣樣精通,“必須自己體驗、親身經歷,才能從中學到必需的知識,才能積累經驗。自己變成種莊稼的內行人,才能知道那片莊稼得了什么病,那片莊稼缺了肥。”經過一年的打拼,終于實現了盈利,在對帶地入股群眾進行分紅之余,村集體也從純收益中抽取10%的管理服務費用,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積累。
對于以后的發展,王兆國說:“我們將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爭取相關政策扶持,配齊必需的農機設備,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條件合適的話將進一步流轉土地,擴大經營規模,效益好的話,將從純收益中再提取10%對群眾進行二次分紅。”通過三年的磨礪,王兆國從最初的個體經商人員,變成一個地道的職業農民,這里面有不服輸的個性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作為一名支部書記,帶領群眾致富,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職責使然。
在年初召開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視頻會上,鎮黨委書記于洪國立下了目標:2020年全鎮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要達到3萬元以上,這不但是一個政治任務,更是群眾的共同期盼。會后,王兆國同樣感受到了壓力,這就需要把合作社種植規模再擴大一些,把成本再降低一些,把產量再提高一些…...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通訊員|盧希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