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孫良玉通訊員王振山付小璇攝影報道
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本本斑駁的書籍,幾臺老舊的收音機、測量儀,幾件布滿銹跡的工具……看似普普通通的老物件背后,凝結著一段段辛苦勞作的感人故事,更見證著艱苦年代黃河人的奮斗精神。
今年2月下旬,德州黃河河務局下發(fā)關于征集“德州黃河的記憶”老物件征集的倡議,緊接著“黃河人”紛紛響應、迅速行動,目前92件“老物件”走出戶家,接受更安全地“管理”。
尋找記憶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座談會上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深入發(fā)掘德州黃河歷史文化底蘊,尋找德州黃河在流域變遷、水患治理、文脈傳承等方面留存的“記憶”,打造特色鮮明的“德州黃河”文化陣地,德州黃河河務局于2月份確定在全局范圍內(nèi)開展老物件征集工作。
征集令發(fā)出后,“黃河人”進入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中。他們明確了老物件征集內(nèi)容、對象、方式、責任部門、聯(lián)系人、存儲地點等,同時在家屬區(qū)、離退休職工活動室懸掛了老物件征集標語,以便不常上網(wǎng)的老同志能及時了解活動精神,知悉活動內(nèi)容。“老物件征集這個想法好,務必將其落實落細,把德州黃河文化更好地宣傳出去。”一個個老同志站了出來,大家線上線下齊發(fā)力,宣傳發(fā)動工作迅速鋪開。“跟隨我大半個世紀的老物件,放在家里總感到?jīng)]發(fā)揮它的價值,它是德州黃河防汛搶險傳統(tǒng)技術工具,總是喚起我對德州黃河往日情懷。雖然我珍藏這么多年,現(xiàn)在單位文化建設需要,我就把它們捐贈出去,不僅于己方便,而且還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回憶過去的‘平臺’,何樂而不為呢?”該局原總工程師丁安華在看到征集標語后激動地說。
迅速行動
三角尺、計算尺、繪圖儀、比例尺、水準儀等五十多年的專業(yè)工具來了,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來了,上世紀80年代抗洪搶險、工程用車維修工具來了……
經(jīng)過多年存放,有的物件損壞嚴重,加之今年處于戰(zhàn)疫特殊時期,對征集活動開展帶來很多不便。但現(xiàn)實的困難卻澆不滅廣大干部職工及離退休老同志的捐贈熱情及決心。“這是我父親當年在黃河搶險時所用的“黃河通”(當時黃河搶險,指揮一線唯一使用的移動通訊工具),我都消過毒了,給你們送過來。”“喂,你好,我家里有個搪瓷杯,是我1976年在黃河北展工程大吳泄洪閘鐵路口復堵施工中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時所頒發(fā)的獎品,我一直珍藏著,抽空讓人來取一下吧。”聞此,該局離退科及時派人在做好自我防護的情況下到老同志家
各類技術手冊、技術規(guī)范(標準)、防汛手冊中求取。
黃河人凝心聚力,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征集來治黃老照片、書籍,收音機,繪圖、測量、通訊設備92件,且本著“一個老物件一個故事”的原則,將每一件老物件都整理了相應的“說明書”,對其背后的故事及歷史背景進行了詳細介紹。“現(xiàn)在看著這些征集來的‘老家伙什’就像看到了當年的我們……”黃河部門老同志動情地說。
留住感動
一邊是“老物件”的緊鑼密鼓征集,一邊是后續(xù)管理的及時跟進。4月初,德州黃河河務局對征集的老物件進行了再整理、再分類,并編制了“德州黃河的記憶”老物件捐贈目錄,以方便對征集物件的跟蹤管理。同時,他們還對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及歷史背景進行了進一步地挖掘、細化,讓老物件發(fā)出新聲,讓老一輩的黃河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得到傳承和延續(xù)。“這些老物件帶給我們的不止是感動,還見證著歷代‘黃河人’平凡中的崇高與偉大。它們都是會‘發(fā)聲’的珍品,值得我們?nèi)ズ煤谜洳亍!痹摼窒嚓P負責人表示,該局后期還將持續(xù)加強對老物件的跟蹤管理,將適合展示的老物件統(tǒng)一移送黃河文化展廳進行陳列、展示,讓老物件在新時代重煥光輝。
正如黃河人所說,看到這些老物件,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扁擔挑、推車推、肩膀扛”的治黃年代……如今,他們要留住這些“記憶”,以新時代水利精神為引導,繼續(xù)譜寫德州黃河的輝煌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