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潘店法庭
8月7日,走進新建成的齊河縣法院潘店法庭,一股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在極富文化特色的法庭建筑內,智能化辦案區和自助立案區,讓群眾辦案更流暢便捷。
齊河縣法院充分發揮法庭“前沿陣地”作用,著力打造群眾身邊的規范化司法機關,新建潘店法庭,對晏城法庭進行遷址重建,為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前沿司法保障。2019年,全縣4處派出法庭員額法官人均結案215件,結案數占全院民商事結案總數43.9%。
遷址重建,法庭有了科技范
“新建的晏城法庭辦公條件好,交通便利,我們來辦事更方便了。 ”8月7日,興齊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欣高興地說。
由于歷史原因,晏城法庭過去租用當地鎮政府的幾間沿街門市房辦公,相較于其他法庭,各項服務設施簡陋,功能缺失。
齊河縣法院結合地域特點,對晏城法庭進行遷址重建,新址緊鄰縣交警大隊和企業園區,道交一體化團隊和破產審判團隊常駐辦公,法庭運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自助立案、網上開庭等功能。同時,設立黃河生態城、黃河河務局2處環境資源審判巡回法庭,為完善環境資源治理體系提供司法保障。
靈活辦案,巧解矛盾
近日,焦廟鎮某村村民王某,因懷疑鄰居占用其承包地種植楊樹,雙方對簿公堂。在雙方當事人在場見證下,焦廟法庭法官張彬實地查看測量,查清事實,王某當場撤訴。
人民法庭作為法院派出機構,身處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前沿,接觸到的多是鄰里糾紛案件,如果不能及時轉變司法理念,靈活辦案,小矛盾可能演變成大問題。
齊河縣法院深入落實司法改革,將司法資源向法庭傾斜,優化法庭布局的同時,創新法官審判團隊模式。根據法庭受理案件特點,科學配置審判資源,對收案數較多的晏城法庭,增加法官團隊至5個,在案件相對較少、法官團隊較少的其他法庭,按照“1+2+2”模式,即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書記員模式,高標準建設審判團隊。
此外,邀請調解員駐法庭值班,對訴至法庭的民事糾紛,主動勸導當事人進行訴前調解,化解基層矛盾。
激活基層人才“活水”
基層司法工作,人才是關鍵。齊河縣法院不斷強化人才支撐,在夯實法庭基礎建設的同時,注重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向法庭注入新鮮血液。“在法庭工作這幾年,讓我深刻感受到司法為民不單單是一句口號,而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 ”在近日舉辦的年輕法官交流會上,潘店法庭庭長楊承林說。楊承林進入齊河縣法院工作后一直扎根在基層,13年間,他用扎實勤懇的工作贏得了當地群眾好評。在近期競選中,楊承林成功當選潘店法庭庭長職位。
齊河縣法院落實競爭上崗機制,其中80%是法庭職位。通過暢通晉升渠道,讓干警們拿出本領,亮出“家底”,能者上、庸者下,基層人才“活水”徹底激活。
□本報記者董建新本報通訊員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