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漢唐歌賦,最痛的就是這一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短短14字,道破戰爭與和平、殘酷與溫情、死別與生離這兩端最遙不可及的距離。如果春閨新寡,如果他們的后人,終其一生都觸摸不到,更無法安葬無定枯骨呢?那種蝕骨之痛,能讓河山為之一黯。
而今,我們迎來了告慰的時刻。
9月2日,共和國第八次以虔敬之心,迎接戰死異國的“無定枯骨”回家,盡管,距離他們血濺沙場的時刻已經過去了70年。9月1日,在去年歸國的117位在韓志愿軍烈士中,又有4位確認找到親屬。烈士展志忠的妻子沒有再嫁,未能等到丈夫而撒手人寰,年逾古稀的兒子跋涉20多公里,終是采血認親;烈士梁佰有遺留信息極其模糊,通過再三摸排和DNA比對,終于找到烈士故里,烈士親人感泣,“如果不是國家不放棄,可能永遠也找不到了!”
送英雄回家,為烈士尋親,每一個故事都感天動地,動人肺腑。為國家舍命的人,國家將永不放棄。志愿軍遺骸歸國,讓烈士有尊嚴地歸葬,亦讓“無名變回有名”。
70年了,倚門老母和春閨新寡早已凋零。但是,生命的尊嚴和烈士的犧牲,永遠不該朽去。烈士們回歸,面臨的是一個全然陌生、走向現代化的家鄉,一個全然陌生、充滿新挑戰的國際地緣政治。他們當年拼將一死,保家衛國,以血肉之軀改寫了國際政治格局,歷史從他們的遺骸邊繼續匆匆前行。共和國正以開放的胸襟催生震驚世界的現代化速度,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而烈士們懷揣“保家衛國”的浩然之氣,卻永遠定格在青春最悲壯的一瞬。國家的偉大,家小的安康,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告慰。然而,他們盡了報國之忠,卻未能盡人子之孝、父兄之道,在尋親中,人們發現不少烈士的妻兒父母,曾經扛起了很多生活艱辛,為國家付出了另一種犧牲,值得我們肅然起敬,更值得國家用最大的努力給予精神和物質的慰藉。
國富民強,是志士仁人的百年期盼。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目標的實現進程中,還有比“富”和“強”更溫暖的愿望,因為有了“富”的底氣、“強”的撐腰,而更有實現的可能。這便是關注生命尊嚴,凸現人性溫度。
今天的中國,正在高度關注和照拂為國捐軀的先烈。退役軍人事務部為1-7批歸國安葬的在韓志愿軍烈士建立了烈士遺骸DNA數據庫,還將為2萬余名在韓犧牲的烈士建立親屬信息庫;“送英雄回家”的網絡尋親活動,正在向全社會征集線索;一部口述歷史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正在播出……沉睡的記憶,被烈士喚醒,讓舉國淚飛。
曾經,我們習慣于大國大歷史大時代的宏大敘事,容易忽略大歷史中小人物的犧牲細節。而今歸葬的烈士們,絕大多數都是源自鄉野的尋常百姓,正是他們,在國有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不惜盡灑熱血。從某種意義上說,找回對個體生命的尊嚴,承認每一個犧牲者的價值,我們才能找回平等意識,找回公平正義。畢竟,我們的紅色政權是無數支前小車推出來的,是無數父老鄉親獻出至愛的鮮血染出來的,忘了他們,就會忘卻了我們從哪里出發、為什么改革、為誰發展這些根本性命題,甚至動搖立國之本。
人們時常引一句詩,“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其實,東漢名將馬援說的是,“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當年,志愿軍也曾在清理戰場時莊重提出,“不遺留每個烈士一件遺物,不丟掉每個烈士的一根頭發”。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死生大焉,葉落歸根,讓青山有幸埋葬忠骨,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最夢寐以求的終極心愿,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倫理信息,也是極具溫度的人文關懷。
請記住他們,記住這樣一群烈火般燃燒自己、照徹歲月靜好的人們,就記住了民族精魂、國家尊嚴與和平榮光。家國一體,英雄不朽。讓烈士死的光榮,共和國才能生的更加偉大。(李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