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市委創新實施“青鳥計劃”,吸引大學生回德州就業創業——
搭平臺強服務 匯聚四方英才
□本報記者劉臻本報通訊員劉艷美李彥峰
“真的很感謝‘青鳥計劃’,在求職的關鍵時期讓我了解到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人才政策,找到了自己的奮斗目標。”3月22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碩士畢業生張立碩通過“青鳥計劃”云招聘聯系到家鄉德州,報名應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分院醫生。
近兩年來,共青團德州市委聯合市人才辦、市人社局等部門單位,創新實施“青鳥計劃”,立足聯系德州學子的紐帶、服務招才引智的窗口、匯集智力資源的平臺三大定位,以大學生實習實踐、聘任就業創業導師、落實人才政策和建立校地企雙創聯盟為四大支撐,幫助大批青年學子回德留德就業創業。
“青鳥計劃”打造招才引智窗口
3月2日,共青團德州市委牽頭組織了一場面向青年人才的云招聘活動,1小時內吸引了超2萬人次觀看。此次招聘有6家優質企業提供涉及機械設計、生物制造等領域的100個崗位,需求人數200人。
今年初,“青鳥計劃”就業服務季暨“青鳥計劃·筑夢德州”云招聘活動全面開啟,共青團德州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教體局、市人社局等部門單位,強化市縣團組織聯動,聚焦先進制造業、新興服務業、重點企業,深挖細選優質崗位,征集崗位1萬個;同時發動省內外高校“青鳥驛站”廣泛動員學生。2月以來,我市密集策劃開展就業服務季云招聘活動,吸引近千余家企業、10余萬名高校學子參與。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青鳥計劃”云招聘有效應對疫情影響,突破時空限制,在企業招聘中越來越受歡迎。“‘青鳥計劃’云招聘活動適時舉行,破解了企業招聘難題,擴大了招聘空間,為我們提供了招才引智的良好平臺。”發達面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正欣說,云招聘既幫助企業實現了人崗精準雙向互選,還幫助企業策劃開展“云參觀”“云考察”活動,大大提升了匹配率。
發揮“青鳥驛站”作用吸引人才
共青團德州市委不斷強化與國內外高校德州籍學子的聯系服務,先后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50所國內外高校建立“青鳥驛站”,并選聘了“青鳥驛站”站長,通過站長面向德州籍大學生常態化推送就業信息、解讀人才政策,不斷提高“青鳥計劃”的知曉度、擴大朋友圈、拓展工作面。
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學生劉一欣,去年通過學校的“青鳥驛站”了解到在德州實習實踐的優惠政策,便來到陵城區人民檢察院實習。“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上都很照顧我,實習期間我還領到了生活補貼。”劉一欣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對于來德州實習就業的青年人才,團市委結合我市推出的重要人才新政,為他們提供政策優惠。例如,幫助來德州實習實踐的大學生申領生活補貼補助,2021年暑期為1600余名大學生申領實習補貼300余萬元。“大學生實習實踐產生的口碑效應能夠為德州集聚人氣、人緣和人脈。他們回到校園,也會成為宣傳推介德州的重要人員。”共青團德州市委副書記曲元康認為。
“去年8月,我們在百余個學校、城市建立德州‘青鳥驛站’,推薦篩選112名德州籍學生擔任站長,將驛站打造成服務德州學子、宣傳推介德州的‘微樞紐’,聯系凝聚德州籍在外大學生,引導他們投身家鄉建設。”共青團德州市委書記張方瑞說。
“在鞏固建立‘青鳥驛站’基礎上,我們還建起市縣兩級青鳥學子聯盟。”曲元康說,“招募更多驛站站長,實現常態化聯系德州籍在外大學生10萬名以上,每年吸引8000余名大學生回鄉就業創業。”
寧津縣杜集鎮的鄭寶是眾多返鄉創業青年之一,記者見到他時,正在為員工進行技術指導。2020年,他在團委牽線搭橋下進入杜集鎮家具綠動能共享產業園,依托周邊完整的家具產業鏈條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創立山東柏潤家具有限公司。創業初期困難重重,杜集鎮團委主動跟上幫扶,利用“青字號”貸款解決融資難題,通過“青鳥計劃”為其招聘員工、幫助培訓。短短兩年時間公司就走上發展快車道,提供就業崗位近百個。
一直以來,團市委積極搭建平臺鼓勵青年創新創業,為青年成長賦能助力。2018年,團市委啟動實施了“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在表彰、挖掘回鄉返鄉創新創業青年典型、發揮榜樣引領帶動作用的基礎上,發布了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在募集資金、產業發展、科技研發、業務拓展上推進創新創業項目快速成長。
聚焦“政治鏈”賦能,培養好青年成為團的骨干力量,推薦符合條件的108名好青年入黨,209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1060余人擔任村級團組織書記。聚焦“產業鏈”培養,聯合金融機構推出“鄉村好青年貸”,累計發放貸款1600余萬元,為鄉村振興提供資金和人才支撐。
自2011年以來,團市委聯合市人社局等多個部門共舉辦7屆德州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為青年創新創業展示交流、導師輔導、投融資對接、項目孵化搭建服務平臺,累計吸引782個青年創業項目參賽。此外,團市委還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廣泛組織開展青年發展對話會、城鄉青年融入行動、“我為青年辦實事”實踐活動等,為在德、來德青年創新發展打造友好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