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城鄉的快遞網點讓工業品“走”進農家,讓農產品“飛”出鄉村、遍及全國;
一座座城市綜合體、大型商超拔地而起,一家家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城鄉大地,形成了“生活購物15分鐘服務圈”;
電子商務、網紅經濟、夜間經濟等一批新業態不斷涌現,他們競逐藍海、搶占賽道,助力商貿業轉型升級,點燃了消費“新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大力推動傳統商貿、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數據顯示,201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72.3億元,2014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增長到1116.8億元,2021年達到1257.41億元。消費市場總量的持續增長,為德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促消費 多措并舉惠民生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8月5日晚,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務局、德州天衢新區管委會主辦的“歡聚德州 干杯世界”德州2022青島啤酒節開幕,冰爽的啤酒、絢麗的燈光、品種多樣的美食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啤酒節聚集了人氣,充分激發市民消費潛力,是我市轉變傳統單一購物方式、大力發展體驗式服務性消費的生動實踐。
“5月18日起,我們陸續發放針對家電、汽車等消費領域的消費券,發放家電券1000萬元,帶動用券消費額1.3033億元,累計報送參與補貼車輛5183輛,省市財政補貼1430萬元,企業讓利786萬元,拉動汽車消費約6.89億元。”市商務局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科科長孟繁云表示,在消費券的帶動下,各類消費市場供需兩旺,6月份全市限額以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9.4%。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同時,商家也提振了發展信心。
10年來,我市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精準發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臺《德州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2014-2020)》《加快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意見》,對中心城區商業發展進行規劃定位。同時以活動搭建消費平臺,組織開展了家電下鄉、農超(區超)對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滿意消費惠萬家、早餐提升工程等重大活動,并引導重點商貿企業策劃各類促消費活動,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加速推進,市場體系日趨完善。
看好我市交通、區位和商貿服務業發展優勢,肯德基、必勝客等知名品牌紛紛入駐,全球最大連鎖商業機構7-11便利店已在我市布局14家店,零售“黑馬”橙子便利店已布局6家店。澳德樂時代廣場、奧萊廣場、銀座購物中心等一大批城市商業綜合體迅速崛起,引領我市現代商貿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年交易額過億元的商貿流通市場達43處,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也由2012年的730家壯大到2021年的1304家。
強基礎 物流體系更完善
8月11日下午,禹城市辛店鎮陳忠村村民張道國來到村里的快遞服務點取快遞。“以前拿快遞要到鎮上,來回半個多小時,現在直接送到家門口,太方便了。”張道國高興地說。
在我市,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和張道國一樣,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地收發快遞,這背后離不開完善的物流體系支撐。2014年前7個月,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631.23萬件。今年上半年,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1.73億件,僅6月份業務量就達到3492.45萬件。
近年來,我市立足區位優勢,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吸引了濟鐵物流園、中商產業智慧總部基地、百仕達地標產業園等一批現代流通大項目相繼落戶。引進蘇寧、京東、阿里巴巴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企業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縣級服務中心。2016年,開展國家級物流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共為29個試點項目撥付資金8000萬元,形成了農副產品“托盤+周轉筐”的一貫式運輸、托盤循環共用跨區聯動等可復制可推廣的運作模式,企業物流效率顯著提升。
我市在2020年試水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引導整合快遞企業資源,優化網絡配置,進一步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通道,推進了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以慶云縣為例,他們高標準建成了網紅直播基地和供應鏈展示大廳,助農快遞服務中心和物流園區投入使用,6家快遞公司入駐物流園區,推動快遞末端網點標準化建設,實現了快遞進村縣域全覆蓋。
目前我市已建成10個縣級快遞園區,建設116個鄉鎮快遞配送中心、3314個村級快遞站點,“城區有中心、鄉鎮有分撥、村村通快遞”的三級電商物流服務體系正逐步形成。
新業態 電子商務引潮流
“自從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產品銷量大幅提高。”8月12日,武城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內,妙壹用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富艷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線上直播,當天成交300多單。
從網上“淘”來真金白銀的不只是妙壹用公司。今年以來,武城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內64家企業上百種產品完成線上交易額超8000萬元。寧津縣不少企業通過網上直播賣家具,產品遍及大江南北。僅張大莊鎮年交易額過1000萬元的電商企業就有5家。位于樂陵市的山東金棗鄉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立足當地特色,打造集紅棗種植、產品加工、線上銷售、線下展示、品牌培育于一體的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紅棗產業發展新路。
發展電商的最佳路徑應該是結合當地資源,挖掘自身優勢,做出有差異的特色產品。為此,我市制定了《德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了《德州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實施電子商務“六進”工程,落實“十百千萬”培育計劃,先后舉辦了網紅直播德州峰會、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等系列電商促消費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創新轉型,支持和鼓勵電商企業、傳統零售企業、老字號企業進行新業態新模式探索,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
我市骨干企業主動對接主流電商平臺,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與天貓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成為天貓“中華老字號煥新計劃”的啟動首站,推動品牌數字營銷能力升級。德百集團、銀座商城已開設網上商城,德州利民網、好鄰居、齊河本地生活微信平臺等一批O2O平臺應運而生,給百姓帶來便利生活體驗。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全市網絡零售額由2018年的103.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5億元,增幅達40.2%。
針對不少小微企業做電商缺乏競爭力的情況,2021年,我市商務部門在各縣市區組織了15場電子商務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培訓活動,邀請知名電商領域專家現場授課,培訓電商從業及創業人員2000余人。啟動了全國互聯網營銷師職業技能競賽德州賽區活動,通過線下培訓提升了學員的實際操作技能。一系列培訓的開展,讓更多德州名特優新產品借助互聯網走向全國,也為鄉村振興儲備了一批電商人才。今年我市成立了德州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德州市電子商務促進會直播電商專委會,重點對接有贊、1688等電商平臺,推動“德州味”等農特產品上線。先后組織電商企業參加了“好品山東·嘉味年貨”2022網上年貨節等系列電商活動,德州扒雞招牌公雞、圣喜醬牛肉等5款產品獲評“必買100款山東好年貨”。數據顯示,僅6月份,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6.5億元,同比增長36.6%。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王德鵬 唐曉穎 通訊員|孫達志 羅蕾
編輯|高玉梁
審核|馮光華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