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融資產品及渠道,提升惠企服務質效——金 融 血 脈 滋 養 實 體 經 濟
□本報記者唐曉穎本報通訊員葛新陳超
開展企業上市蝶變行動,全市境內上市公司達11家,是2012年的2倍,上市后備企業常年保持100家以上;掛牌企業達399家,是2012年的10倍,實現縣域全覆蓋。
實施“資本市場突破”工程,引導企業根據自身實際精準匹配融資渠道,建立了涵蓋主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資本市場“德州板塊”加速崛起;持續開展金融創新,推出“主辦行+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無還本續貸、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業務等融資服務模式,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滿足了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金融部門及各銀行機構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服務全市重大戰略實施,持續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推動了德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270.82億元,較2012年末增加3634.33億元,增長222.08%;各項貸款余額3191.03億元,較2012年末增加2078.74億元,增長186.89%。
企業上市步伐加快打造資本市場“德州板塊”
最近一段時間,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深入我市部分擬上市企業走訪,詳細了解企業上市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制定幫扶方案,助企早日上市。
“直接融資是幫助企業去杠桿、降成本的重要舉措,針對一些企業不想上市、不能上市、不敢上市等情況,我們當好‘上市管家’,提供有效幫扶,清除企業上市路上的‘攔路虎’。”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孫洪魁介紹。
上市公司是衡量城市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10年來,我市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務體系,一系列有力舉措加速企業上市步伐。
強化政策導向。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的意見》等支持政策,市領導包保重點擬上市企業,全流程跟蹤督辦企業上市問題。
健全激勵機制。提高獎補標準,擴大政策享受覆蓋面,特別是今年,市級財政對境內上市企業獎勵提高至1000萬元、對境外上市企業獎勵提高至800萬元。目前已兌現2021年度市級獎補資金1470萬元,累計兌現6500萬元。
加強集成服務。建立了企業上市全周期全鏈條服務機制,組建了“上市管家”隊伍,圍繞企業上市初期培育股改、中期輔導報庫、后期上市發展全周期,提供政策宣講、機構選擇、規劃制定、專家指導、問題辦理等全鏈條、一對一服務。
聯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生產石油鉆井工具、采油設備及配件的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5月順利登陸新三板。2020年初企業啟動上市程序,今年1月17日鳴鐘開市,股票發行價格為15.64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5.88億元,成為當年山東省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企業知名度更高了,管理更規范了,發展資金更充足了。”談及企業上市后的變化,公司負責人程貴華高興地說。
2011年,我市率先在全國地市一級舉辦資本交易大會。連續舉辦9屆的資交會不僅帶來了資金支持,更開闊了德州企業家的眼界,引入了私募融資、上市融資、信托融資、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模式。我市深化與滬、深、京三地交易所常態化合作,打造資本市場“德州板塊”:幫助企業精準對接不同板塊、進軍資本市場,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可轉債等方式和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選取中信證券等10家頭部機構建立德州市證券公司庫,選取32家股權投資機構建立股權投資機構庫,指導德州上市公司用好資本市場工具,依法合規開展市值管理。目前,全市1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326億元,有4家進入全省上市公司市值前100名、市值都超過百億元。
去年12月,我市啟動了省級金融資源暢通示范區建設,多渠道、精準化加快企業上市。計劃到2023年底,全市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實現雙翻番,上市公司數量達18家以上、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
信貸投放持續增加支持產業強筋壯骨
9月1日,在位于臨邑縣的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對年產110萬噸歐四汽油加氫項目設備進行調試。今年5月,該公司高端碳材料產業園開工建設后,需要流動資金支持。齊魯銀行德州分行了解企業資金需求后,及時發放了3億元貸款,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保障。
我市持續優化金融生態,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出臺了《金融支持德州市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民營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個文件,信貸投放靠前發力,精準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加大對重點產業、企業及項目信貸支持,印發了《關于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服務制造業企業發展的10條工作措施,持續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共享機制,梳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市“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向各銀行機構推送企業融資需求并定期調度,開展常態化銀企對接;聚焦重點項目,我市金融部門認真摸排全市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建立重點項目融資服務臺賬,促進銀企對接。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120.7億元,同比增長15.1%;市級重點項目、市級工業重點技改項目新增授信31.23億元,新增投放貸款21.63億元。
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線上通過山東省融資服務網絡平臺,及時發布重點企業和建設項目資金需求信息,加大對全市特色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信貸支持。累計發布企業融資需求信息1629條,為企業綜合授信49.8億元。線下發揮金融顧問團“融資融智”作用,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技改、民營小微經濟等關鍵環節的金融需求,積極為企業解決資金難題。自2017年金融顧問團建立以來,累計走訪對接企業6200余家,幫助企業解決難題560余個,實現授信金額177.48億元,發放貸款133.95億元。
金融創新無止境護航企業全生命周期
9月3日,齊河縣迪朔數控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而在4月企業受疫情影響處于半停工狀態,1990萬元貸款即將到期更讓企業負責人楊朝迪一籌莫展。齊河農商銀行客戶經理了解情況后,立即為企業辦理了無還本續貸業務,貸款到期和續貸實現無縫銜接。
針對我市部分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導致臨期貸款償還難的情況,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無還本續貸業務,提高企業續貸融資效率,上半年累計辦理續貸業務4255筆、金額110.12億元。
以護航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為目標,近年來我市持續進行金融創新:建立中小微企業“主辦行”制度,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建立“一對一”主辦銀行關系,為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提高了企業融資的獲得性和便利性。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創新“主辦行+中期流動資金”融資模式。推出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業務,由政府背書,市財政安排5000萬元資金用于風險補償和擔保費補貼,市融資擔保公司與各銀行機構簽訂擔保協議,財政、融擔、銀行三方攜手聯動,為企業提供高效融資擔保服務。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有7201家企業簽訂了“主辦行”協議、累計發放貸款113.15億元;新增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總規模達35.36億元,累計落地業務3191筆。
我市金融部門優化金融服務,從證券、保險、擔保、法律、財務等方面選拔了34名專業人員建立金融輔導服務專員庫,開展金融輔導助企開門紅、助企紓困行動等活動,全市117支輔導隊已與3869家金融輔導企業逐企對接;充分發揮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增設“金融超市”板塊,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入駐平臺,專線為小微企業提供“直達化”融資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深入挖掘數據要素潛力,平臺與全市農商銀行合作開發個性化定制產品“慧德e貸”,實現業務線上秒批秒貸,有效解決企業和個人融資難問題。今年上半年,平臺已入駐金融服務機構47家,發布金融產品和服務13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