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九月,可以說是濟南一年之中最美麗的季節。連續的雨水滋潤,使得此時的泉水奔流最為暢快,到處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瀟灑似江南”的動人景象。這個月的15日至19日,這座城將迎來一場文旅盛宴——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共同見證濟南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
盛會,不僅見證了濟南的文化崛起,更為濟南培育提升城市軟實力、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成果、開啟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新征程貢獻了平臺力量。這,注定是一場雙向的“奔赴”——
故事要從16年前講起。
2006年,一場名為“山東文博會”的盛會落戶濟南,匯聚來自全國的燦爛文化,打造出一場場促進經濟、文化和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文化盛宴。
2020年,“文博會”全面升級,以“文旅”之名,邀“詩與遠方”,自此,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的名字鐫刻在濟南的城市記憶里,成為助力濟南文化產業發展、軟體力提升不可或缺的交流平臺。
時光來到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濟南加速提升“十個軟實力”、實現“十大之城”目標的關鍵之年,“文旅博覽會”又被賦予新的內涵,與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共同赴約,締造出不同凡響的文化影響力。
以“展”聚力,盛會向濟南“奔赴而來”
高規格、大規模、國際范的盛會,為何“選擇”了濟南?
或者兩個排名可以給出答案。
一個是《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2021》公布,濟南政商關系健康指數位列全國第九;
一個是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濟南軟經濟指標位列全國第九。
兩個全國“第九”,濟南實至名歸。這兩個榜單中,被濟南成功超越的城市不乏實力強勁的頭部城市,比如軟經濟排行榜中的深圳、天津、蘇州、鄭州、西安等城市。
濟南憑什么行?
這樣的成績絕非偶然。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四連冠”“政務環境排名全國第五”“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全國最安全城市”……濟南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成績,這背后是這座沿海經濟文化大省省會城市的強勢崛起。
瞄準軟實力。近年來,濟南充分挖掘文化潛力,將千年文化瑰寶“串珠成鏈”實現“跨界融合”。文化賦能被廣泛應用到旅游、商業、人居環境、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天下泉城早已不僅僅是一方宜居宜業勝地,更是一座處處充滿機遇的現代化新城。正是這樣的文化魅力,吸引了盛會的奔赴,更吸引了來自世界的八方來客。
高規格、大規模、國際范的盛會,為何如此“偏愛”濟南?
或許一組數據可以給出答案。
——2020年,濟南市出臺《關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開啟了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步伐。
——2021年,濟南市文化企業達到4.2萬家,規上文化企業從2020年初的360多家增加到479家,營收689.2億元,同比增長13.14%,其中企業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98家、10億以上的7家。
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濟南擁有一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一家國家級傳統工藝工作站,14家山東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家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園,一家首批山東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對符合2020年度產業政策條件的71個文化企業(項目)進行獎補,共落實獎補資金4976萬元……
為不斷壯大骨干文化企業,濟南市實施重大文化企業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濟南文旅集團、濟南出版有限責任公司等國有文化企業發展,促進東港股份有限公司、同圓設計集團等大型文化企業,世紀金榜、山東舜網、山東世紀開元等“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加快發展。
同時,分類指導印象濟南、融匯文旅城、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等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不斷提升全市文化產業園區規模品質,積極培育推薦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園區申報,文化產業園區集聚輻射作用日漸明顯。
在文化產業這條賽道上,濟南正不斷取得新突破,文化產業項目多點開花,東港綜合金融服務外包印刷項目、舜網基于5G“大舜云”項目等14個項目獲評第六批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下一步,持續加強對明水古城、山東德云文化廣場、萊蕪嬴豐文化產業園、樂華城、綠地國際博覽城等重點項目的調度、跟進服務。可以說,濟南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盛會的召開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夯實了底盤根基。
“以文興城”,濟南向盛會拋出橄欖枝
事實上,這樣的“奔赴”是雙向的。
早在6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就下發了《關于提升城市軟實力 創建文明典范城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建設品牌薈萃的魅力之城,要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系列大型高端消費類展會,積極培育引進全國性、國際性會展”。
9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執行專班工作推進會召開,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強調,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是山東省規格最高的文化產業展會,是增強濟南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展示城市文明形象、擴大泉城影響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契機。
由此可見,濟南對文旅博覽會的開展十分重視。
——兩個角度來講,這種重視有一定的依據。
從博覽會的基本屬性來看,會展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軟實力中承擔著提升貿易集聚、促進資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與精神風貌等功能。
尤其是會展業的溢出帶動效應,具有1:9的聯動優勢,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貿易升級、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開放升級、市場升級、功能升級、形象升級、品牌升級、平臺升級、治理升級的優勢作用,對打造濟南市對外開放合作的新形象,彰顯濟南的城市精神、城市品格,提升濟南的城市軟實力起到重要的平臺作用。
經過多年的培育與扶持,如今,濟南已經建成一批高水平展館,形成了一批會展產業鏈條企業,會展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
此外,濟南還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中國會展品牌城市”稱號,在《2021年中國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評價》中排名全國第六位。17個自主品牌展會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數量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可以說,國際級、國家級展會品牌正不斷向濟南匯聚。
從博覽會的影響力來看,即將開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就稱得上是濟南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化盛會。
經過多年傳承、創新、“破局”,今年的文旅博覽會不斷“提質升級”,與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兩會合一,并且主題取為“博覽中華手造 共享文旅盛會”,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站在文化強國建設的高度,肩負著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偉大使命。
在國際層面,文旅博覽會每年都會邀請各個國家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文化機構前來參展,讓濟南市民見證了許多難忘的“異域風情”,打開了中國與世界交流握手的窗口。比如有俄羅斯的伏特加和冰淇淋、泰國的香米、斯洛文尼亞白葡萄酒、波蘭的小零食,還有伊朗的搪瓷擺件、蒙古國的羊毛制品、泰國的乳膠枕頭,在將世界文化精品“引進來”的同時,也打開了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通道。今年更是邀請到俄羅斯、法國、印度、尼泊爾、加納、土耳其等10余個國家相關文旅機構駐國內辦事處參展,齊聚泉城,共享文旅盛宴。
在國內層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業界大咖”都曾借助博覽會的平臺,與濟南的文化產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除此以外,運河沿岸城市、沿黃9省(區)、省內16市及各縣(市、區)都是文旅博覽會的“常客”,參展內容涉及文化、旅游、科技、數字化等領域,賦能濟南及周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今年,博覽會還在東營市、濰坊市、濟寧市、日照市、臨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菏澤市征集了24項活動和論壇,營造濃厚展會氛圍,不斷擴充展會“朋友圈”。
“雙向奔赴”,共促城市軟實力不斷提升
達成“雙向奔赴”后的濟南與文旅博覽會,事實上存在一個共同的目標——同培育提升城市軟實力、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成果、開啟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新征程緊密結合。
紅色之城、文化之城、天下泉城、溫暖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品質之城、開放之城、善治之城、幸福之城……2022年,濟南印發了《關于“提升城市軟實力 創建文明典范城”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統領,全面推進“十大之城”建設。
我們可以看到,在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還是在市政府工作報告里,“軟實力”已成為治市施政的關鍵熱詞,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氣神,居民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在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擘畫的發展藍圖中,“把城市軟實力提升與文明城市創建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成為濟南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關鍵一招。
這種藍圖擘畫,濟南已是信心滿滿。
于是,站在歷史的節點上謀劃城市軟硬實力的均衡、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文旅博覽會已不再是展會的視野,而是需要久久為功的重大歷史任務。
展會的召開,不僅可以促進文旅產業的開放合作,實現更快更好發展。更能以展會為平臺和窗口,讓世界了解認同山東和濟南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傳播力;以展會為借鑒,不斷增強城市軟實力的內在素質。
舉例來講,展會的舉辦將是一次讓世界認識濟南、了解濟南的最好機會。
當來自全國的嘉賓、游客來到濟南,不僅可以漫步老街古巷,在省府前街、貢院墻根、后宰門感受詩情畫意和濃郁的文人氣息;還可以到趵突泉、黑虎泉幾大泉群,賞“趵突騰空”“水溶若輪”“月牙飛瀑”“黑虎嘯月”景觀齊現;人們可以登上市區的千佛山,俯瞰整座城市,宛如欣賞一幅現實版的《鵲華秋色圖》;亦可攜三五好友泛舟湖上,到水中央去慢慢細心看水看景,仿佛置身一幅生動勝似江南的風景畫。
華燈初上,亮閃閃的霓虹燈、滋滋作響的烤魷魚、挽手閑逛的人們,煙火氣十足的寬厚里讓人流連;經十路上,彷佛彩帶蜿蜒起伏,璀璨的大樓在夜晚展現得淋漓盡致;大明湖景區,超然樓的倒影在水中金光閃閃、美輪美奐,亭臺樓閣被燈光裝扮的絢麗多彩,小橋和湖中的倒影構成一幅完美畫卷,燈光照亮的橋洞就像一顆顆眼睛在夜色中閃爍。
不僅是美景,濟南人的文明好客、厚道質樸更能深深感染來自全國的朋友,讓人們感受“賓至如歸”。
另一個例子,是展會展出的產品,不僅獨具濟南特色,更在無形中增強了人們對濟南的認同感、歸屬感。
比如在展會上,火熱“出圈”的濟南名士。大舜——順順利利,辛棄疾——祛除疾病,房玄齡——早日清零??文化歷史名士們“穿越”到2022年,搖身一變,成為一千多萬濟南人人手一張的核酸檢測貼紙,讓歷史真正“觸手可及”。這波貼紙不僅火爆“出圈”,在全國網民面前秀了一把“濟南名士”存在感,還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抗疫經驗。
再比如,大明湖、趵突泉已經深入人心,但美景只可觀不可玩怎么辦?于是,大明湖雪糕、趵突泉雪糕被創造性開發出來,在展會上驚艷亮相。文化,原來可以這樣玩!
除此以外,代表著濟南形象IP的經典文創系列——“濟南二安”系列以及“火車來 商埠開”系列,也在博覽會上集中展出。以詩詞《一剪梅》為創作靈感的“李清照”主題月餅、以《鷓鴣天》為創作源頭的“李清照”中秋桂花香膏,根據辛棄疾、李清照詩詞流派、風格打造的中國首款城市名士字體“濟南幼安體”“濟南易安體”以及各式各樣的濟南城市形象標識(Logo)、城市吉祥物IP形象,越來越多地來到人們身邊,不僅能喚起老濟南的回憶,更能激發到過濟南、關心濟南的人的濃厚興趣。
確實,會展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能給主辦地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斷創造商機,吸引投資,推動商貿、旅游業的發展。
作為省會城市,濟南正日益成為引領潮流、走在前沿的時尚之都。像文旅博覽會一樣的高品質展會項目將繼續匯聚濟南,引領消費升級潮流,助推濟南會展業邁上新臺階,助力濟南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叫響軟實力增添新的底氣。
當博覽會與濟南“雙向奔赴”,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