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丨山東信貸供給持續改善,推動經濟回穩向上
山東金融行業靠前發力,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保持信貸增速穩定
信貸供給持續改善,推動經濟回穩向上
近日,昌邑圣達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勇獲得“再貸款+人才貸”貸款100萬元。“隨著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最近一段時間,公司的訂單需求大幅增加,流動資金有些緊張。”王勇說,申請提交后,昌邑農商銀行兩天就給放款了,利率4.5%,把資金鏈缺口及時補上了。
這筆低利率貸款的順利發放,得益于支農、支小再貸款政策。今年10月末,全省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余額2219億元,同比增加286億元,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領域的貸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受疫情、外部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釋放紅利、制造業貸款增量擴面、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山東金融行業靠前發力,信貸增速保持穩定,滿足市場主體需求,推動經濟回穩向上。
“目前,我省存續的結構性政策工具有10項。”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鄭玉坤介紹,“其中,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服務于普惠金融長效機制建設,是長期性的。抵押補充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接續轉換而來的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以及今年出臺的科技創新、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都屬于階段性工具,有明確的實施期限或退出安排。”
制造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傳統強項,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領域。隨著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制造業企業正鉚足勁提速生產。對此,全省金融機構加大制造業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推動制造業貸款增長“止跌、企穩、回升”。
“最近,中國銀行濟寧分行為我們辦理了300萬元制造業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山東魯能光大電力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頌告訴記者,公司是國家定點生產電力金具的專業廠家,剛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之后,公司訂單激增,但受多重影響,回款賬期延長,流動資金出現缺口,多虧貸款及時發放。
“隨著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技術改造、研發投入等融資需求加快釋放,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調查統計處調研員代金奎說。山東制造業貸款不僅數額激增,而且覆蓋面廣。前三季度,山東制造業貸款增加1442.4億元,增量為近10年同期新高。從擴面看,有596個制造業小類行業得到貸款支持,行業覆蓋面高達98%。
“前幾天,公司會計居家沒法現場辦公,郵儲銀行威海分行了解情況后,主動進行展期,解決了公司日常經營周轉的資金問題。”威海新海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于偉偉對記者說,在無法開展現場盡職調查的情況下,銀行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辦理線上展期業務800萬元。
1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發布通知明確,對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最長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一些行業,我們推出了特色產品。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的餐飲類小微企業,推出了‘食宜貸’產品;對物流保供企業,推出了‘暢流貸’產品;對疫情高風險區內的企業,推出了以企業納稅額和信用等級為依據的線上稅e貸、信e貸產品等。”青島農商銀行副行長王建華說,“對到期貸款,我們應續盡續,不減額度,幫助企業免除續貸財務成本。”
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管部正引導全市金融機構加大紓困幫扶力度,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采取展期、借新還舊、續貸、變更授信品種、調整還款方式等形式,做到“應延盡延”。今年以來,轄內金融機構累計為1.2萬戶普惠小微企業、166.4億元貸款辦理延期。
山東金融行業不斷加強對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支持力度,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貸款增加1227.8億元,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大眾日報記者 王新蕾 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