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婉 王浩奇 趙國陸 陶相銀
近日,一段微山湖的短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視頻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水草搖曳生姿,船行于湖面宛如“空游無所依”。最初,不少網友猜測這是電腦特效,經細心的網友考證發現,這是微山湖的真實景象,可謂現實版“人在畫中游”。
同樣,在不經意間傳遍社交媒體的還有濟南的藍天。“五一”假期余溫尚存,濟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景點擠滿了游客。在欣賞泉水叮咚、感受柳枝拂面、打卡超然樓時,泉城湛藍的天空成為照片最美的底色。
“網紅”頻現的背后,是掩蓋不住的好氣質、好水質。近年來,山東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2022年,PM2.5濃度連續三年以年均10.3%的幅度顯著改善,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首次超過80%,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首次達到100%,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總體滿意度連續兩年超過93%。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微山湖走紅網絡不是一日之功。作為南水北調東線重要調蓄樞紐,南四湖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里,承接魯蘇豫皖4省34個縣(市、區)53條入湖河流。2001年,國家確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過南四湖時,湖區水質全面呈劣Ⅴ類。
為保證一湖清水北上,山東實施“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治理南四湖,退漁還湖、退池還湖、退耕還濕。最終,南四湖實現了從“醬油湖”向“生態湖”的轉變。最近,微山湖濕地生物多樣性院士工作站工作人員在湖中發現了“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工作站工作人員王哲告訴記者:“桃花水母是一種對環境質量要求較為苛刻的水生物種,堪稱水環境的‘晴雨表’。它們的出現,說明湖水水質在持續變好。”去年,南四湖、東平湖流域國控斷面首次全部消除四類水體,優良水體比例實現100%,打造出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升級版”,也開創了中國北方重點流域治污新模式。
微山湖的出圈凝聚著山東20多年治水的艱辛,齊魯大地上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更是凝集著全社會的努力。
在濟南,有些出租車還有一份“兼職”——監測空氣質量。400輛出租車的頂燈內安裝了顆粒物傳感器,能夠隨機對道路的PM2.5、PM10等空氣污染物濃度進行實時移動監測。單臺設備每3秒上傳1組數據,24小時覆蓋主城區95%的道路。在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每小時生成一張道路顆粒物云圖,這為快速溯源和精準施治提供了技術支持,有效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水平。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肖紅介紹,2022年濟南市環境質量實現跨越式改善,多項指標取得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從全省看,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近三年年均改善率超過10%,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3.2%,再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賞美景、吃美食,好客山東的走紅離不開“魯味”的助力。好水好土種出放心糧果菜,山東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筑牢土壤安全防護墻,守護群眾人居環境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
位于威海市文登區的迪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學原料藥、海洋生物新材料及中間體等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第一批主動實施土壤源頭防控項目的企業。“2021年,我們實施土壤污染風險源頭防控項目,對生產車間、危險化學品庫、危廢庫地面進行防滲防腐層升級改造,實現二次防腐加固,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后通過下滲可能造成的土壤污染,同時還把污水管路架空改造,實現廢水收集運輸過程的‘可視化’,一旦發生泄漏,能夠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土壤污染。”迪嘉藥業環保總監趙全偉說,“家鄉那么美,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土壤凈不凈關系到食品安全。全省持續抓好摸清底數、源頭預防、用地準入三項重點,2021、2022連續兩年實現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100%。16市全部啟動“無廢城市”建設,預計到2025年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領帶動、沿黃9市重點推進、其他城市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