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群眾到市檔案館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資料圖)
□本報記者 黃曉龍 本報通訊員 崔珠坤 黃丹羽
近日,市委網信辦聯合市仲裁辦到市檔案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先后參觀了德州市“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檔案文獻展和歷史長河檔案史料展,緬懷先烈功勛、銘記光輝歷史,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近年來,市檔案館堅持以檔案文化建設為主攻方向,以提升影響力為著力點,帶動檔案資源開發利用。近日,在全省檔案編研開發一體化推進工作會議上,市檔案館作典型發言,介紹了立足宣傳、征集、編研三方面工作,打造檔案文化建設新機制的主要做法。
以宣傳為突破口打造檔案文化高地
“我很喜歡《德州日報》的‘德州記憶’欄目,上面對德州的舊貌、往事介紹得很詳細,每次品讀都會勾起兒時回憶。”家住天衢新區高地世紀城小區的71歲居民張泉友說。
《德州記憶》欄目于2020年初開欄,由市檔案館與德州日報社聯合主辦,圍繞德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講述鮮為人知的故事。
“檔案來源于社會生產生活,并服務于社會實踐,廣大群眾對于檔案工作的態度直接影響檔案的質量及其價值的發揮。提高全社會檔案意識,讓全民重視檔案,是檔案工作一如既往的命題。”市檔案館館長李紀三介紹,市檔案館以檔案宣傳為突破口,舉辦《我們的共同記憶》《光輝的歷程》等主題展覽,在主流媒體開辟“德州記憶”“蘭臺史話”等專欄,組織拍攝《德州記憶》《七旬老人的收藏》《檔案里的德州》等大型專題片,制作《德州記憶》檔案微視頻。今年,市檔案館結合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創建85周年,籌劃拍攝冀魯邊區革命紀錄片,為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開發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擴大征集接收力度完善檔案資源體系
隨著檔案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越來越多個人收藏的檔案入藏市檔案館。
軍裝、革命軍人證明書、功勞證、入黨志愿書、軍功章……去年7月,98歲老兵朱蘭亭將個人珍藏70多年的軍用品和獎章無償捐贈給市檔案館。
市檔案館管理利用科副科長苗鑫介紹,在征集到的檔案中,有些已嚴重破損老化,他們積極開展檔案搶救保護工作。2019年,抗美援朝軍人朱希增的子女將老人的紀念章、獎狀、證書等45件珍貴遺物及160余張老照片無償捐贈給市檔案館,在接收到這批珍貴檔案后,工作人員對破損檔案進行全方位“問診”,制訂詳細修復方案,尋找與之匹配的紙張和適合的修復方法,讓老人珍藏了一輩子的榮譽更好地保存下去。
近年來,200年老地契、40年連號報紙等8000多件珍貴檔案資料陸續進館,極大改善了單一的館藏結構,豐富了館藏資源。
挖掘德州文化底蘊讓沉睡資源活起來
2月28日,《德州記憶·壬寅卷》出版發布暨贈書儀式舉行。該書由市檔案館編輯而成,全書25萬字、60余篇文章,涵蓋歷史研究、地域文化、紅色記憶等,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000多年到現代,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德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走近德州、認識德州、讀懂德州、熱愛德州,進一步擴大德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市檔案館四級調研員張婧說。
市檔案館以編研開發為主渠道,為黨委政府提供資政參考。2019年,配合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編纂《檔案資政——德州市黨員干部主題教育檔案文獻選編》,成為市委主題教育的參考書、工具書;2017年至2019年,編纂《德州市檔案館藏抗戰檔案選編》,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2020年,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組織編纂《德州戰“疫”——德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檔案史料選編》,真實全面記錄德州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宏大歷程;2021年,出版《老地契見證二百年家族變遷》;2022年出版《德州史畫》,是國內少見的以繪畫形式展現歷史地域文化題材的檔案編研著作。
“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持續加強檔案資源建設,以優秀檔案編研成果賦能文化建設,更好服務中心大局和人民群眾。”李紀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