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4日訊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山東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加快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加力提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的矛盾逐漸凸顯,資源環境的壓力也在逐步顯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必經之路。去年8月,國務院印發“國發18號文件”,賦予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歷史使命。隨后,山東省委、省政府高起點謀劃推進,出臺實施《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細化確定160項重點任務,配套制定責任清單、政策清單、項目清單,強力推動各項任務扎實落地。同時,召開山東省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吹響了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集結令和沖鋒號。
山東深化綠色發展 共創低碳未來
7月17日——19日,山東省“綠動齊魯 碳路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這既是山東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務實之舉,也是山東深化綠色發展,共創低碳未來的生動實踐。來自全國二十余家中央新聞網站和省、市級重點新聞網站的媒體記者,將走進煙臺、濰坊、濟南等地的綠色低碳典型企業進行實地采訪,深入宣傳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山東優勢”“山東方案”,展示山東省在大力推廣節能低碳產品、低碳技術,發展低碳商業、低碳旅游方面的舉措成效。
7月20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公共機構開展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工作方案》。實施“雙碳”戰略近三年來,省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構建“1+1+N”政策體系,大力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有序有效。
生態畫卷 山東答卷
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山東省政府在濟南聯合舉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
近年來,齊魯大地天更藍、水更清、海更碧、山更綠。如今的山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生態畫卷的背后,正是山東牢記囑托、協同推進的生動答卷。
山東各地出臺多項措施 共話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一直以積極的姿態推動綠色低碳環保工作,努力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進。
浪潮以科技創新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浪潮集團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近年來積極踐行“雙碳”戰略,聚焦云計算、工業互聯網、應用軟件、大數據、新一代通信及若干應用場景,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數字新動能。
根據初步統計,截至今年4月份,采用浪潮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累計已節省1.05億度電能,相當于減少消耗1.3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3.5萬噸二氧化碳,換句話說,相當于種植了194萬棵樹。
昌樂:環保專家一對一服務 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昌樂縣組織環保專家進企業,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企業今后也將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加強生態環境管理,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履行治理和減排義務,全面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錨定綠色低碳 在“雙碳”工作中走在前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雙碳工作,推進“雙碳”工作走在全國化工園區前列。
在源頭減碳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利用港口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總投資140億元的渤中海上風電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成為全國“十四五”重點建設五大海上風電基地最大規模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發出全國平價海上風電第一度“綠電”,占全市新增綠電60%。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大勢、時代命題,是我們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也是山東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必由之路。
山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總抓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意義重大,譜寫綠色低碳發展的“山東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李凱豐 整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