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望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吸引12家配套企業家落戶德州。記者 劉振興 攝
□本報記者 王志冕 本報通訊員 鄧美平 李淑冉
民營經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全市登記在冊經營主體60萬戶中有59.4萬戶民營經營主體。推動民營經濟乘勢而上、做大做強,2月19日,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明確指出,要堅持優化存量、做多增量、壯大體量、提升質量,讓民營經濟既“鋪天蓋地”又“頂天立地”。同時,大會明確了5項重點任務,“千方百計做優生態”是其中之一。
怎樣才能做優生態?大會給出了“一手抓產業集群,一手抓功能集成,提升產業發展集聚度,促進資源共享、平臺共用、供需對接,實現抱團發展”的工作路徑。在市工信局局長孫洪昌看來,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同時也可以看到,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通過協同創新和相互協作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這與新型工業化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聚企成鏈、聚鏈成群,方能挺起產業發展脊梁。以夏津縣紡織服裝產業為例,該縣擁有紡織服裝類企業166家,紡紗規模260萬紗錠,占全市的50%、全省的10%,集群規模突破百億元。夏津縣委副書記、縣長趙之達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夏津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們搶抓發展機遇,強化要素保障,不斷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具體工作中,該縣突出政策引領,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智慧賦能、人才培養等工作力度,全縣棉紡織行業每年技改投入都在35億元以上;強化科技賦能,引入東華大學、江南大學、西南大學等專家團隊,建成國內先進的紡織產品研發檢測中心,開發新產品100余種,申請國家專利30多項;做優平臺載體,著力打造“一園區、一平臺、兩基地”,構建紡織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循環發展模式。2023年,夏津新型紡織特色產業集群入選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市級主導產業集群。下一步,夏津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加速突破,進一步提高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能級,真正挺起產業脊梁。
調查顯示,我市超7成企業本地配套率低于50%,4成企業本地配套率僅30%左右。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而不群”的問題成為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短板。怎樣破解企業間協同不夠、“競爭大于合作”的狀況?武城縣給出的答案是:成立產業協會,抱團發力、集聚發展。
2016年,武城縣暖通空調產業協會成立,并于2020年升級為省級。2023年,協會整合優質企業資源,投資20多億元建設海創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節能智能制造建設項目,打造的數字化、智能化“燈塔工廠”,讓會員企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位于魯權屯鎮的德州隆宇空調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空調風機風閥制造企業。眼下,他們正在和另外9家企業一起,共用“海創”品牌,趕制一批1500萬元的訂單產品。“一臺暖通空調有3000多個零部件,主機等核心產品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能生產,大部分企業集中在風機風管等末端產品配套上,同質化競爭嚴重。在協會的幫助下,我們共享海創品牌,抱團打市場,既能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能借助高端生產設備提升產品質量,以前不敢接的大訂單現在我們拿得有動力、有底氣,企業生產規模也較剛成立時擴大了一倍。”隆宇公司總經理馬吉陽說。
“2023年,協會充分發揮政企橋梁紐帶作用,主動強化行業自律,凝聚行業合力,引領產業發展。2024年,我們將圍繞海創、中威、興恒、華輝等重點企業進行培育,聚焦產業鏈高端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提升產業集群的整體質量和行業占比,努力推動暖通空調產業向省級產業集群邁進。”談及2024年,武城縣暖通空調產業協會會長王寶亮信心滿滿。
群山磅礴須有主峰。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強調“抓功能集成”,既有群體又有鏈主,既有配套又有協作,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的大發展。
位于天衢新區的英望科技(山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手機和數碼配件的研發、生產和品牌運營,產品銷往28個國家,在南亞地區更是獨領風騷。公司總經理胡鑫說:“2021年公司總部從深圳遷至德州后,成為山東極少數能生產自主品牌智能手機整機的企業,也吸引了生產精密組件、數據線、外包裝的12家配套企業前來落戶。”
深度對接招引“龍頭”,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十年來,我市集中精力加大項目招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威訊、英望、恒芯、有研等一批高精尖頭部企業相繼落戶,“一號產業鏈”強力起勢,“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
“2023年,我們圍繞12條標志性產業鏈,開展了‘遍訪總部’、對接‘民營500強’等招商活動,深入實施了融鏈固鏈專項行動。2024年,我們將堅持優質項目招引與企業技術改造同步推進,以打造12條標志性產業鏈為主線,編制《德州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持續開展‘遍訪總部’活動,力爭各產業鏈全年引進過億元項目5個以上。”孫洪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