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十分關心、寄予厚望,賦予山東“走在前、開新局”的光榮使命,為山東闊步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山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總抓手,穩扎穩打、踏踏實實做好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大眾日報及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潮起海岱 大省擔當|走在前 開新局 穩扎穩打有干頭”重磅系列報道,全面展現山東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凝聚磅礴奮進力量。今天推出第二組《扛牢大省擔當,繪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扛牢大省擔當,繪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新春伊始,全省各地就立即行動起來,搶先抓早奮戰“開門紅”。2月22日,啟征新能源汽車(濟南)有限公司總裝車間里,一輛輛白色的新能源汽車經過檢測后緩緩下線。2023年,這家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13萬輛,實現產值63億元,均超過計劃。公司總經理趙德剛說,現在市場需求旺盛,產品適銷對路,公司將不斷推出新能源車型,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用車需求,全力沖刺年產值100億元的目標。
放眼山東,勇毅前行、實干進取的圖景在各地呈現,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牢記囑托,塑強優勢 經濟大省挑起大梁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萬億元,達到9.2萬億元,同比增長6%;濟鄭高鐵建成通車,高速鐵路通車里程突破2800公里;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示范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效凸顯,牢牢扛起大省擔當。
作為沿海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必要也有條件挑起大梁,作出更大貢獻。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
胸懷“國之大者”,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錨定“走在前、開新局”,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總抓手,搶抓戰略機遇、靶向攻堅突破,穩扎穩打、踏踏實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鞏固向好,“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底氣更足。
——系統謀劃實施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平臺,縱深實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實施“十大創新”“十大擴需求”“十強產業”行動計劃,強化經濟運行工作機制,2023年接續推出四批政策清單、333項政策,努力塑造有效需求、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十個方面新優勢。
——重大戰略疊加發力,集成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海洋強省等重大戰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強勢開局,3186個項目扎實推進。
——發揮實體經濟壓艙石支撐作用,深入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工業大盤持續筑牢夯實,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拉動全省GDP增長2個百分點。全年新增1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4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7家全國質量標桿,總數均居全國首位。
——大力實施“山東消費提振年”行動,接續推出商貿、文旅、住房“三個十條”以及提振擴大消費40條、旅游住宿業高質量發展2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累計發放消費券8.9億元、拉動消費166億元。
——統籌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力建設“五大清潔能源基地”,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2023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突破9300萬千瓦。
——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山東連續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最好省份。截至2023年底,全省實有各類經營主體1465.9萬戶,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4.4%……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全省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召開,擂起戰鼓推動深化大開放、拓展大招商;2024年春季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100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2024年第一批“促進經濟鞏固向好、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1月1日起實施,7個方面50項政策“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誠認為,山東作為東部沿海大省,立足省情、塑強優勢,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新增長點,做到“先立后破”,在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展現出強力擔當和有效作為。
向高向智向綠 強健現代產業體系“筋骨”
載重90噸,遠程操控,無人駕駛,安全高效,這是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批量上市的一種新能源無人礦車。目前,已經有100輛這樣的礦車全天候常態化無人運營在我國西部一家大型露天煤礦。
從單一的礦山機械發展到高空作業機械、礦山機械、特種機械等八大產業,與國際性企業同臺競爭,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礦車連續8年全球銷量第一,高空作業機械全球第六,2023年實現產值104億元、營業收入128.9億元。公司董事長于孟生表示,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的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行業領先者。
立足當前、面向未來,山東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深化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一業一策”推動石化、鋼鐵等主導產業集約集聚、提檔升級,提速發展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三樣”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駛上快車道,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優勢、新增長點加速集聚。2023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超過五成,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產業數字化水平、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前列。
在齊魯制藥集團,1類化學新藥伊魯阿克片正緊張有序地生產、發貨,藥品海外上市有序推進;在萬華集團,尼龍12產品向國外汽車管路制造商實現批量供貨;在福瑞達集團,玻尿酸、膠原蛋白原料迭代研發,2023年旗下一個品牌營業收入就超過10億元……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支撐作用日益增強,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山東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有機融合,在科技人才與產業人才復合、創新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創新生態與產業生態交融上持續發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表示。從濟南、青島的新能源汽車,到棗莊、濟寧的鋰電,再到威海的碳纖維、菏澤的生物醫藥等,各地強化產業科技創新,走出一條條增量崛起的特色之路。2023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00余家,總量突破3.2萬家;組織實施110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50項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在超算互聯、畫質芯片、植物基因編輯等領域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工業母機、碳纖維、合成橡膠等國產替代實現突破。同時,在深海空天、生物醫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不斷邁出新步伐。
聚焦提升創新驅動力,瞄準綠色低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企業競逐綠色發展新賽道,在一負一正中實現“雙贏”,發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不斷提高。2023年,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98家、綠色工業園區12家,均居全國前列。今年2月,山東出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相關意見,繼續推動國家、省、市三級綠色制造梯級培育創建工作,尤其是聚焦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打造一批能效、水效“領跑者”,力爭年內超過20%的“兩高”行業企業產能達到能效標桿水平。
用好用足“關鍵一招” 激發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活力
21個重點貿易項目現場簽約,涵蓋大宗商品貿易、價格貿易、跨境電商合作等領域。2月23日,“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推進會上,一系列項目簽約成果為新的一年開了一個好頭。
當前,山東正處于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關鍵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擴大開放、狠抓招商。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山東用好用足“關鍵一招”,突出改革賦能、開放引領,縱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開發區、國資國企、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擴大國際合作“朋友圈”,塑造開放發展新優勢,改革開放紅利進一步釋放。
強化市場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2023年,山東出臺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若干措施,實施公共資源交易十個新突破行動,開展行政處罰決定和信用信息修復“兩書同達”,信用修復數量提高40%。出臺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全面推動“承諾制+標準地”改革。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山東聚焦企業和群眾所需所盼,聚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接續實施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創新提升行動,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大力推進政府機關運轉、政企溝通交流、數字政府建設提速提效,連續四年入選營商環境最好省份,全省政務服務能力處于全國第一梯隊。2023年,山東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新增4000多家,外資企業新增2518家、同比增長8.1%。
持續拓展空間,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廣。山東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出臺外貿外資穩結構優規模若干措施,加大“魯貿貸”、出口信保、“齊魯進貸”等惠企政策支持力度,貿易結構持續優化。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2566列、同比增長24.7%,“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7.3%。
擁抱世界,攜手共贏。位于膠州市的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油脂灌裝車間內,一桶桶花生油在自動灌裝流水線上“魚貫而行”,從一端的灌注到最后的包裝幾乎都是全自動進行。工業園總經理徐擁軍表示,山東良好的營商環境、得天獨厚的農產品資源和日益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工業園發展的重要支撐,益海嘉里對與山東的合作充滿信心。目前,工業園二期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建設,三期項目已經進行土地手續報批,預計2028年全面投產,屆時年產值將達到450億元。
齊魯青未了,奮進正當時。面向未來,山東堅定扛牢經濟大省責任,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著力塑造“十個新優勢”,持續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