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活動啟動。
今年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后的第二年。“三年行動計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為中心任務,以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承上啟下,如果說,第一年是起步,第二年就可以加速“跑”了。
“跑”起來,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3月13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支持磁懸浮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八條措施》,會議強調,加快培育發展磁懸浮產業,大力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原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優質企業培育、產業集群發展。
2022年10月,世界首個電磁驅動地面超高速試驗設施電磁橇在濟南成功運行,對于噸級及以上物體最高推進速度可達每小時1030公里,這是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開展戰略合作的重大項目。
在濰坊,千億級磁懸浮產業正在崛起。濰坊市出臺《關于加快打造千億級磁懸浮產業的實施意見》,濰坊天瑞重工的磁懸浮技術是軸向懸浮,產品廣泛應用于水泥、造紙、污水處理、鋼鐵、化工、熱電等高能耗行業。據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勝介紹,與傳統裝備相比,天瑞重工研發的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磁懸浮制冷壓縮機等系列裝備節能30%以上。
“跑”起來,靠“鏈條式”“集群式”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3月,比亞迪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濟南起步區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亮相。從2021年8月簽約落地到僅用7天完成正常兩個月的工作量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從2023年年產24萬輛,再到今年預計年產30萬輛整車,這不僅僅是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也是濟南起步區新質生產力發展速度的見證。
更關鍵的是,比亞迪的進駐帶動了整個新能源產業鏈條式發展。除了比亞迪整車項目,濟南起步區還落地了電機、電控、空調、車燈、車架、座椅、氣囊、電器部件、儀器儀表、電器總成等核心零部件項目。在其帶動下,濟陽區陸續簽約了東風李爾汽車座椅、平豐汽車配件制造等10余個優質項目。
2月26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一期項目開工
2月26日,2024年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會在濟南起步區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制造基地項目現場舉行。這是繼落地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以來,濟南起步區進一步“加碼”新能源產業,開工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制造基地項目。
愛旭太陽能電池項目將助力起步區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是起步區“6+4+2”產業主攻方向之一。該規劃同時提出,孫耿太平綠色產業組團以發展綠色循環產業為導向。近年來,起步區已布局新能源汽車、氫能燃料電池等產業。落地孫耿片區的愛旭太陽能電池項目,將進一步助力起步區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同時也使得孫耿片區發展熱度持續攀升。
“跑”起來,靠體制機制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2019年7月,山東成立首家“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隨后,“四不像”研發機構像雨后春筍般在山東出現。
僅在濰坊,就有北京大學、省政府共建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與濰柴共建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省產研院、市政府、濰城區政府共建的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壽光市政府共建的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歌爾共建的北航歌爾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等。
在濟南起步區,以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為龍頭打造先進動力產業新引擎,以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為龍頭培育核技術應用產業新動能,以濟南中科泛在智能計算研究院為龍頭催生人工智能新動力,以齊魯中科碳中和研究院為龍頭落地綠色產業新支撐。
今年1月,山東省科技廳出臺《關于推進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2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全省新型研發機構總量達到1000家(其中省級備案500家),形成覆蓋各市、涵蓋主要產業鏈、多級分布、多元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體系,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深度融合,整體水平處于全國前列。
今年2月,2024年山東省科技工作會議消息顯示,今年山東科技工作具體目標: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7家,總量達到28家;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領域組建2-3家省實驗室;優化重組200家省重點實驗室;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4000名以上。
科創引領,新質澎湃。山東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加快科技自強自立,全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力爭到“十四五”末山東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山東先行區建設,正靠科創引領實現加快“奔跑”。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