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0050萬千瓦,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成為全國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山東綠電“風光”無限。新能源裝機過億是一幅圖畫:是陽光里光伏板的銀色浪涌,是藍天下風力發電機的悠然旋轉……更是一組數字:是一年1900億度的“綠電”,是節約標準煤的5400萬噸,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超1.4億噸……
來自山東省能源局的數字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2600.4萬千瓦、居全國第五位。緣何“風光”這邊獨好?
天賦異稟又布局長遠,山東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能源資源品種齊全。立足資源稟賦,山東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陸上和海上并重,加快大型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穩妥推動海上風電開發,新能源實現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
“風光”為主的五大能源基地是山東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一步。據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印發的《魯北鹽堿地灘涂地風光儲能一體化基地“十四五”開發計劃》,共有35個項目、1888萬千瓦列入計劃。項目將于2025年底前全部開工,2027年底前建成并網,讓更多灘涂地披上“綠色”新衣。
山東綠電的“風光”還來自其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在“風、光、火、核、儲、氫”等多能互補的能源體系下,山東不僅大力發展新能源,還把新型儲能作為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的關鍵一招,推動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多元發展,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新型儲能技術的突破,為新能源的穩定供電插上了翅膀。從菏澤單縣的世界最大規模儲能基地項目,到全國首個“云儲能”建設試點,山東在儲能領域的創新實踐,讓“綠電”不僅發得出,更用得好。
當然,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全面取代傳統能源。山東深知這一點,因此在推動新能源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傳統能源的轉型升級。通過“三改聯動”等措施,山東的煤電機組正逐步向高效、清潔、靈活的方向轉變。
正是這些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匯聚成了山東新能源發展的“風光”無限。媒體報道,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稱,“預計今年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將歷史性超過煤電。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左右。”
近日,《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從意見稿中可以看到,山東對能源轉型的力度和決心,從化石能源的替代到新能源的廣泛應用,從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到調整優化消費結構,從市場化手段消納到科技創新智能助“綠”,處處彰顯著山東對綠色未來的堅定承諾。
(作者: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