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民在糖城廣場健身。 崔珠峰 攝
“全民健身,幸福糖城”。近幾年來,禹城市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發展健身設施建設,累計投入體彩公益金5000余萬元,建成各類體育活動場所337處,人均擁有公共健身設施面積達2.1平方米,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惠及52萬城鄉群眾。
建成“10分鐘健身活動圈”
“好球! ”8月17日傍晚,該市市中街道辦事處夏季社區健身廣場上熱鬧非凡。每天晚飯后,村民都會匯聚而來,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剛參加完籃球比賽的村民王洪海一邊擦汗一邊高興地說:“有個好身體才是最實實在在的幸福。現在出了家門,隨便朝哪個方向走上10分鐘,都能找到一個健身廣場,我們已經形成天天鍛煉的習慣。 ”
“體育健身設施的普及,奠定了全民健身的基礎,這是體彩公益金的功勞。 ”該市體育中心主任梁軍告訴記者。幾年來,該市本著體彩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用于健身設施建設的投入連年大幅遞增。截至目前,已連續投入5000余萬元,在城鄉健身廣場修建各類體育設施1.3萬套,建成覆蓋全市的“10分鐘健身活動圈”。如今,在禹城市,市民晨練、晚練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形成百余群眾體育團體
“隨著健身設施的不斷完善,某一專業項目的愛好者越來越聚集,呈現出社會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加入體育團體成為群眾健身的主要方式。 ”梁軍介紹。
8月18日上午,該市第二屆乒乓球電視大獎賽落下帷幕,來自全市150名乒乓球運動協會的成員,經過5天的激烈角逐,決出了一二三等獎。獲得女子單打冠軍的李曉巖高興地說:“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現在鍛煉的機會多了、方便了。 ”
近年來,該市引導群眾建立起籃球、足球、乒乓球、柔力球等單項群眾體育協會15個,發展體育俱樂部96個,聘請1200余名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分類指導,輻射帶動會員10萬余人,每年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百余場,為廣大群眾搭建了一個健身、交流與休閑的平臺。
“原先體育設施經常遭到損毀,自從有了體育團體,我們再也不用操心了。”梁軍告訴記者。針對露天體育設施維護的“老大難”問題,該市為體育團體劃定相對固定的活動區域,約定區域內的健身設施由相應體育團體負責日常維護,發現有自然損壞及時申報維修,避免了設施非正常損毀現象的發生。
“幸福”帶動體育事業發展
8月19日,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魯能足校杯”少年足球邀請賽中,由該市34名少年組成的代表隊分別取得U11、U13年齡段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更可喜的是,有3名運動員與魯能泰山U11專業隊順利簽約,將代表山東魯能征戰全國U11年齡段的專業比賽,開始他們的職業足球生涯。
“事實證明,我們的孩子從小在由高標準體育健身設施 ‘武裝’起來的場館里訓練,并不比別人差,而且在當前社會就業壓力條件下,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無疑是一條成才捷徑。”梁軍說。
近年來,該市依托成熟的體育健身設施體系,全力從少年兒童中遴選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目前已輸送到國家、省、市各類專業人才500余人,其中不乏在去年廣州亞殘運會上勇奪兩枚金牌的盲人姑娘王玉芹這樣的“重量級”選手。
□本報記者 徐冬曉 本報通訊員 崔珠峰 黃東海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