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厚手拿自己年輕時的照片。
□記者 陳錕 攝影報道
“最近幾天我又翻看了以前在部隊時候的照片,拿出了珍藏的帽徽,我又想起了以前在部隊的生活,想起了我的那些老戰友,還有我的入黨介紹人,不知道他們現在都在哪兒,還在不在人世?過的還好不好?”近日,81歲的陳德厚老人在本報搜城版“搜人拾憶”欄目中看到,身在浙江的周建旺竟然通過本報找到了20多年前的兒時玩伴,心中燃起了希望,對老戰友的思念也更加迫切。他輕撫著早已發黃的入黨志愿書,思緒萬千:“時間都過去62年了,我們還能再相見嗎?”
◎八旬老翁憶往昔,難忘入黨介紹人
陳德厚出生于濱州市濱北鎮陳啞巴村。1976年他從部隊轉業來到德州,最初被分配到了機床廠擔任主任,后來又被調入德州市體育局當副局長。
1947年,16歲的陳德厚瞞著家人和同村的兩名伙伴悄悄地參了軍,在魯中南軍區衛生部二所3分所當了一名衛生員。之后,他跟隨部隊先后參加了兗州、濟南、淮海等戰役。其中在淮海戰役中,一名受重傷的戰士被送到衛生所時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陳德厚見狀立刻挽起袖子說:“抽我的血吧,我是O型血。”因為搶救及時,這名戰士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
1948年淮海戰役期間,陳德厚鄭重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衛生部二所黨支部讓他填寫了入黨志愿書。由于當時不滿18周歲,在當年12月份黨支部大會表決通過他的申請后,直到1949年1月1日他才正式成為一名黨員。“當時我的入黨介紹人是張興寶和楊德財,他們分別是我的班長和衛生員,他們的資歷都比我老,班長是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兵。”
陳德厚坦言,張興寶、楊德財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他拿出自己保留至今的入黨志愿書給記者看,“這是當年的入黨志愿書,紙張當時都是我們自己印刷的,非常薄,本來戰爭期間的入黨志愿書是保密的,不留底。入黨后,指導員把入黨志愿書交給我,讓我自己銷毀,我沒舍得,就一直保存到現在。”陳德厚指著上面的字跡說:“這是當時這兩個人給我寫的入黨介紹,還寫了我的優缺點。”
◎老戰友60年無音信,你們在哪里?
陳德厚告訴記者,1949年9月,他奉命調離原部隊前往沈陽防空學校學習。“我當時還和我們的副所長王殿文通過信。”后來,隨著不斷的人事變遷,陳德厚先后去過多個地方,和原先部隊的戰友們也失去了聯絡,60多年中再無音信。
陳德厚回憶,“當時我們的部隊駐扎在臨沂朱陳鎮,張興寶、楊德才是我的入黨介紹人,還有李善德、高德林(女)、劉玉蓮(女)這三位戰友,當時關系都很好,我1949年調離部隊后也再也沒有聯系了。”陳德厚回憶,他們這五個人都是魯中南地區的人,“我后來聽自己的戰友說,他們這部分人解放后都留在了淄博、濱州等地的醫療系統,他們這批人很可能就是這些地方現在醫療系統的老底子。”
因為工作的原因,陳德厚始終沒有和自己的老戰友取得聯系,“也想過聯系他們,但是那時候的通訊環境也不像現在這么方便,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他們。”陳德厚希望能找到這些60年前患難與共的老戰友或者他們的后人,他動情地說:“戰友們,我很想念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