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隨著降水量的增加,我市進入主汛期,城市防汛再次面臨考驗。如何確保城市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成為政府重視、百姓關注的頭等大事之一。我市未雨綢繆,厲馬秣兵,堅持以防為主,防、排、搶相結合,從嚴、從細、從實做好各項工作,市區防汛綜合能力明顯提高,基本實現了日降雨50毫米無積水、100毫米不成災、150毫米24小時內排除的防汛工作目標,筑牢了市區防汛安全“堤壩”。
實施防汛改造——市民告別趟水過路
中心城區內南北貫穿運河、岔河、減河三大河流。中心區域略現盆地狀,呈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走勢。由于老城區人口居住集中,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密集,且地勢較低,抗洪排澇困難。
說起城區的老積水點,轄區居民如數家珍,德百區域、東來順路口、陶瓷大市場路口、新河路岔河橋東側附近等。每逢汛期,行人經過這些積水點,只能卷起褲腳,趟水過路。
7月9日夜間,我市出現強降雨,城區平均降雨量51.1毫米,屬暴雨等級。但往年那種趟水過路的情景并沒有再現。家住德百路口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以前一下大雨就沒法出門,今年雨水排得特別快,第二天路面一點積水都沒有,生活工作都沒耽誤。市政設施管理處主任曲本慶介紹說,今年5月份,市政管理部門在二中至德百路口段增設了專用雨水管道,排水入新湖;同時在文化路下游增設一條管徑1.5米的排水管道,排水入東溝,兩項措施有效解決了德百區域雨水積澇問題。
今年,市城管執法局共實施了商貿大道污水管道整治、城市防汛改造及清淤等5項城市防汛工程。城市防汛改造工程5月12日進場施工,目前清淤工程、泵站改造已經全部竣工,文化路排水設施改造工程已經全部完成,東風路地道橋泵站專用排水渠已基本完工。商貿大道污水管道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30%以上,預計10月份完成建設任務。同時,湖濱路、解放路、新河東路排水管道清淤已全部完成,約完成排水管道清淤近3萬米。東方紅路、東風路、德興路、三八東路、天衢東路、天衢橋等完成雨水井箅子更換1200套,完成檢查井改造120余套。
加大防汛投入——6800人防汛隊伍嚴陣以待
7月21日,在總面積600平方米的市政設施管理處防汛物資儲備庫內,記者看到,兩臺防汛移動泵車整齊停放,車輛上配置的發電機組、排污泵潛污軸流泵等設備都已檢修完畢,投資10余萬元購置的鐵锨、鎬、救生衣、泵車尼龍帶、潛污泵、編織袋等防汛物資分類擺放,汛期防汛物資供應有著充足保障。
為做好市區抗洪排澇災害及突發事件的防范與處置,目前,市、區兩級共建起了6800人的防汛搶險隊伍,組建了由市政管理處、市環衛處、市園林處、城管執法支隊、市政建設總公司、三區及部隊、武警、消防、公安、交警等12支應急處置隊伍,組建了由120、民政等部門參與的2支搶救安置隊伍,并按照軍事化管理方式進行編隊,登記造冊,定崗定位,確定布防標準。
完善應急預案——24小時政令暢通
7月9日,得知24小時內有較強降雨預報后,市防汛辦立即向各防汛搶險突擊隊下達了重要氣象信息,提前打開東溝分流溝小東關閘門、大學路分流溝閘門,騰空排水管道,確保城區排水管網在汛中實現最大排流量。至10日凌晨4時,城區積水全部外排,未對市民出行造成不良影響。這主要得益于市防汛辦完善的應急搶險制度措施。
在認真總結2011年全市城市防汛應急搶險大規模實戰演練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城市防汛工作實際,市防汛辦及時修訂并印發了 《2012年德州市市區防汛排澇應急搶險預案》,確保汛期24小時值班不間斷,每天聽取并記錄雨情預報,傳達有關指示、指令和情況通報。同時,根據一般汛情、較大汛情、重大汛情的分級,分別對各轄區內重點地段、重點目標進行部署,一旦發生汛情,立刻按照預定防范和搶險措施采取行動。
□本報記者 韓超 本報通訊員 王文典 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