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銀(前左)在希森馬鈴薯集團調研。
■農業將由生產導向轉為消費導向
■全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建設區域性現代農業大數據中心
■實現農產品質量追溯全覆蓋
嘉賓簡介
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郭平銀:1962年出生,平原縣人,大學學歷,MBA碩士,研究員,2013年7月任德州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1983年參加工作,曾任德州地區行署辦公室科長;樂陵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樂陵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樂陵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農科院院長、副書記;市水利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副局長;市水利局黨委副書記、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和我市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努力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動員大會后,建設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已成為我市重大發展戰略。這項工作目前進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為此,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市農業局局長、市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推進組副組長郭平銀。
發展生態、特色、高效、安全農業
王育恒(以下簡稱王):10月10日全市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努力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動員大會后,市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推進組開展了哪些工作?
郭平銀(以下簡稱郭):市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推進組10月13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成員會議之后,各成員單位普遍召開黨委會議、系統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市政府和市推進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專題研究部署京津冀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工作。
各成員單位均成立了推進工作小組,迅速建立健全工作情況周匯報、月匯報、重要信息隨時報送等工作制度。由推進組辦公室統一制定了《德州市建設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行動方案》和《德州市建設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重點工作配檔表》,起草了《德州市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縣市區工作考核方案(草案)》。
王:我市建設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的基本思路及目標定位分別是什么?
郭:圍繞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中心任務,推動我市農業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突出實施“十大工程”,按照“信息化管理、工業化布局、產業化發展、品牌化引領、標準化生產”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特色、高效、安全農業,全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力爭用2年時間,將德州整建制打造成為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用3至5年時間,把我市打造成為京津冀等周邊大城市的“放心農場”。
“小能力”與“大責任”矛盾突出
王:我市基于什么來確定這一目標的?
郭:作為農業大市,德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形勢嚴峻,“小能力”與“大責任”的矛盾突出。近年來,群眾、社會、媒體對于“舌尖上的安全”關注度越來越高,一個小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就可能對一個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但我市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卻嚴重不足,人員、資金、設備缺口較大。
此外,我市農產品品牌“少、小、差”(即認證數量少、認證規模小、品牌效益差),在全國、全省范圍內知名度較高的僅有德州扒雞、樂陵金絲小棗等,缺少像品牌價值94億元的煙臺蘋果及最高每斤百元的馬家溝芹菜這樣的大品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因此,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打造“放心農場”勢在必行。
圍繞中心任務,實施“十大工程”
王:為實現既定目標,我市將采取哪些措施?
郭:為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圍繞2020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我市確立了以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為中心任務,以農業轉型升級為總思路,全力實施“十大工程”:
編制我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制定完善的現代農業政策體系,建立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打造一批高標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整的農業龍頭企業,創建一批農產品品牌,建設區域性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區域性農業技術交易平臺,建設區域性現代農業大數據中心和推進現代農業國際合作。
建立質量追溯平臺,讓消費者真正放心
王:“放心農場”關鍵在“放心”。那么,如何做到讓消費者放心?
郭:嚴格按照“安全首位、品牌引領、科技支撐、法律保障”的16字方針,不斷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和執法三大體系,力爭兩年時間,各縣(市、區)均建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我市整建制創建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并爭取通過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驗收。
當前,我市正著手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按照“部門監管信息、基地質量安全控制信息、農業投入品門店經營銷售信息等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的基本原則,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加強農資經營門店、農業園區、大中型專業批發市場等追溯點建設。
按照“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運用二維碼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全市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生產過程追溯監控、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等四大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我市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全覆蓋。
創建一批農產品品牌。加快構建“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專家指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推進機制,力爭到2020年,培育全市知名品牌50個,全省知名品牌30個,全國知名品牌10個。
最近,我們將開展優質農產品評選活動,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在全社會營造爭創“優質農產品”的良好氛圍。
(本期助理李成祥王興)
□主持人:本報記者 王育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