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強
教師不是知識的單向傳遞者,而是學生學習之旅的伙伴和導師。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全面挖掘自身潛力,構建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關注學生差異,因人施教是促進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發展的強力劑。學生的個性特征猶如花園里的花,品種不一,花期也各不相同,有的開的早些,有的開的遲些,教師要像園丁一樣,針對不同的花期給予不同的管理。對于開花較早的優等生,可采用“詹森效應”,延遲滿足,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強化發展內驅力;對于即將開花的中等生,采用“羅森塔爾效應”,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積蓄能量,自我突破;對于還未開花的后進生,采用“登門檻效應”,學生只要有進步就立即表揚,先提一個較低的要求,每天進步一點點,時刻保持賞識、保持關愛,靜待花開。
創建和諧與包容的課堂學習方式是促進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發展的催化劑。在現代教育環境中,學生被視為主動的學習者,他們的意見、感受和想法被賦予了更高的價值。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交流展示時有這樣的流程:上到講臺,他要說的第一句話是“請同學們聽我說”,然后觀察同學們是否認真在聽他說,這是學生和學生互相尊重的一種表現,第二句話是“我想說的是……”,用謙虛的態度表達自己要闡述的內容,第三句話是“同學們有問題嗎”,用敞開的胸懷來聽取他人的意見。第四句話是“謝謝大家”,鞠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用感恩的心結束發言。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精神,促進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欣賞和反思。
善于安撫學生的情緒,是保障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發展的黏合劑。情感教育在建立和維護健康的師生關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入情感教育元素。例如,在課堂討論中引入與情感相關的話題,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還能學會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建立健康的師生情感連接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同樣重要。當學生感到自己被教師理解和尊重時,他們會更加信任教師,更愿意在學習中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情感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希望通過不斷優化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機遇、鼓勵探索、尊重多樣性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潛力,成為社會的積極貢獻者。這是我們作為教育者的共同愿景,也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作者系德州市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