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強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德州各級各部門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注重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堅持價值引領、服務引領、文化引領、示范帶動,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推動城鄉煥發文明新氣象。
強化柔性引導“軟約束”,確保移風易俗有章可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少地區存在本地居民、外來務工等各類人員聚集的現象,由于經濟條件、文化素養、風俗習慣各不相同,為各地破除陳規陋習、轉變思想觀念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各級各部門要創新思路、精心組織、密切配合,扎實有效推動移風易俗持續深入開展。比如,臨邑縣建立健全移風易俗縣、鄉、村三級聯動治理網格體系,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印發《關于深入整治惡俗婚鬧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移風易俗專項行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廣泛開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等活動,協同推進全縣移風易俗工作。
開展立體宣教“大合唱”,推動文明新風浸潤人心。推動移風易俗從“他治”到“自律”,由政府主導到群眾自愿,加強思想教育和宣傳引導是關鍵。德州各級各部門通過微電影、小戲小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群眾摒棄紅白事兒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倡樹文明新風尚。比如,寧津縣深入挖掘鄉村文藝能人,培育草根名嘴,把群眾身邊的故事搬上舞臺,編排了《退彩禮》《移風易俗我領先》等劇目,定期下鄉演出,不僅拓展了文化文藝服務移風易俗工作的新空間,還豐富了百姓文化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淳化鄉風民風。各級各部門要善用典型示范引領群眾,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幫一、多幫一”活動,評選移風易俗文明戶,讓大家學有榜樣、行有示范。各級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落實移風易俗各項規定,做好親屬和身邊群眾的教育引導工作,自覺做革除陋習的先行者、移風易俗的推進者,以良好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好。
培育淳樸民風“新路徑”,助推鄉風文明煥發新貌。把群眾從過重的人情消費、人情負擔中解脫出來,要把關照群眾現實感受與逐步培育文明理念相結合,最終實現成風化俗的目標。樂陵市大力實施孝老愛親、身邊好人等道德建設提升工程,通過建立道德講堂、開展“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建立好人幫扶機制,以資助生活費用、提供醫療服務等方式幫助好人,先后涌現出好兒女、好鄰居、好村民等身邊好人5600余人。各級各部門要把踐行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革除陋習、倡樹新風方面深耕厚植,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崇德向善、勤儉節約,崇尚科學、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風吹遍德州大地。
《禮記》有云:“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移風易俗,移的是不正之風,易的是不良之俗,加快移風易俗,人人都是受益者。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推進,相信文明新風的種子將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