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關注的商品房價格,近一個月來開始松動。一些城市商品房銷售出現量跌價滯甚至量價齊跌現象,關于房地產開發商轉產、出售的消息也陸續傳出。這些現象似乎意味著,房地產業發展開始陷入困局。已有的調控政策措施還會持續嗎?回答應當是肯定的。
????目前,房地產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部分城市成交量萎縮,開發商資金鏈吃緊。浙江樓市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房產商綠城集團被傳“破產”,上海一些樓盤降價引發利益糾紛,北京一些樓盤開始打折促銷,大型房產中介出現一定規模的“關店”現象,一些房地產開發商轉戰礦產開發……從這些現象來看,房地產業本身、上下游產業以及利益相關方似乎都受到了不小沖擊。
????樓市出現這些現象,自然與宏觀調控有關。最直白地說,是被稱為“史上力度最大”的調控措施終于見到明顯效果了。從去年4月中旬起,政府調控措施幾番加力,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上漲過快的房價牛勁十足,邊調控邊上漲,調控政策措施幾次陷入“空調”危境?,F在,調控終于見到明顯效果了,但還只是在個別一線城市,而更多的地方還沒有動靜。這種情況下,如果停止調控,就會功虧一簣。
????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實行的調控,不是針對房地產開發和合理消費,而是要抑制投機投資行為。不少城市商品房存量連年上升,許多高價位樓盤售罄幾年卻仍有大量房子維持毛坯。諸多現象都說明,投機投資行為推高房價是不爭的事實。從根本上來說,正是過熱的樓市投機投資行為抑制了居民自住自用需求,透支了房地產開發的利潤,才導致樓市出現了目前的現象。
????房地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相應的消費能力、消費意愿作為支撐。房價長期超過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不能說房地產業發展是健康的。當前,房地產調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堅持調控不能動搖。只有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樓市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另一方面,應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針對房地產業本身和上下游產業面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不良影響。
????□朱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