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齊河縣、在濟南打工的董先生,參加朋友的喜宴時醉酒,次日3:00左右出現口吐白沫等癥狀,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醫護人員分析,董先生身亡與飲酒存在一定的關系。(11月14日《濟南時報》)
????年僅27歲的小伙子醉酒身亡,無疑是一場悲劇。但這樣的悲劇如今卻時常上演。人們習慣于把酒稱為“喜酒”,所以無酒不成宴,借酒表達喜悅心情、烘托喜慶氣氛就習以為常了。而酒場上推杯換盞、你敬我讓、熱情強勸、真誠豪飲就形成難以禁止的風氣,致使“酒禍”不斷發生。
????“酒駕”之所以入刑,是因其極易誘發交通事故,嚴重威脅著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因酒惹禍的丑劇、鬧劇也不罕見。如因酒亂性,借酒作惡,公職人員酒后施暴……此類新聞百度一下就有數千條,既禍及無辜百姓,也毀了自身前程。再往“輕”處說,因酒傷肝傷胃、血壓升高者有之;“性”致大減,影響夫妻關系者有之;酒后吐真言,招惹口舌是非者有之;借酒滋事,打罵家庭成員、滋擾鄰居朋友者有之。筆者也有過醉酒的經歷,摔壞了電動車,跌破了口鼻,吐酒污了衣服被褥。尤其是反復嘔吐、搜腸刮肚的難忍滋味,使我終生銘記,從此戒酒。
????民間廣為流傳的《酒色財氣歌》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把酒論為“穿腸毒藥”而冠于四大惡源之首,是有一定道理的。酒為禍之惡源,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形成習慣就以跟風隨俗為由不予控制和糾改,是沒有道理的。任何影響和諧安定、不利于社會科學發展進步的不良習俗都必須根除,這也事關每一個人的權益。
????醉駕入刑為避免“酒禍”開了個好頭,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顯而易見。由此也證明,禁酒并不是多么難以做到的。避免“酒禍”,就從煞酒風開始,讓不勸酒、少喝酒甚或不喝酒成為良好的社會習慣。
????□段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