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一系列調控政策的綜合作用下,住宅地產價格止漲,有些一二線城市房價還出現下跌,這向人們傳遞著一種信息,受此影響,曾經火熱的地產行業發生了“變化”:住宅地產變冷,商業地產變熱。
??? 德州作為三四線城市,目前房價比較穩定,并沒有出現漲或跌的態勢。但在全國大形勢的影響下,德州市民的觀望心理愈發強烈,造成市場交易量銳減,這是德州住宅地產市場低迷的原因之一。
??? 可是,在地產市場疲軟的寒冬里,我們發現商業地產像一枝梅花“凌寒獨自開”。資料顯示,目前在一二線城市,以商鋪、寫字樓等為代表的商業地產租售兩旺,據易居中國統計,2011年第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環比上漲8.9%,而銷售漲幅達到30%以上。
??? 放眼德州,從2011年以來,商業地產也是風生水起,發展勢頭極其強勁。東北城、天虹文化廣場、華北批發城、鯉魚門商業街等等,打造著一個又一個商業地產傳奇。同年,紅星美凱龍的入駐德州,更是讓商業地產開發掀起一個高潮。
???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迎來了商業地產最好的時代。
??? 那么,商業地產為何會如此火爆呢?近日,《京華時報·地產周刊》專門刊發文章進行了如下解讀:
??? 第一,政策引導商業地產長期向好。政策引導主要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經濟結構的轉型,最近幾年我國一直將“保增長、促消費”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將第三產業和商業服務業為發展主體,勢必在政策層面引導商業地產的發展;二是政府已經將商業地產作為增加稅收、解決就業的重要方面,10年前,政府將商場、酒店、寫字樓為代表的商業物業以“樓堂會所”的名義進行壓縮,但是進入新世紀后,“樓堂會所”這個名詞已經徹底消失,不僅不屬于調控的方向,而且成為支撐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三是全國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商務服務業將成為“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行業,也是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行業的發展勢必促進商業房地產、商務房地產的發展。
??? 第二,城市化助推商業地產發展。如果單從地理學來解釋,城市化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化以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從經濟學、社會學角度理解,它是城市向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化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過程。對于商業地產發展來說,城市化不僅為城市產業轉型提供發展載體,如寫字樓、商業物業,同時也為大量聚集的人口提供購物的空間、餐飲的空間、休閑娛樂的空間和交流的空間。
??? 第三,零售業革命縱深演進的需要。資料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短短10年間,中國零售業走完了歐美發達國家60年走過的路程。未來中國零售服務業還要向縱深演進,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一二線城市商業空間的多極化和業態升級將得到大力推進;二是三四線城市超市大賣場、電影院將跑馬圈地,推動第二輪的零售業革命如火如荼進行;三是餐飲、文化休閑娛樂、體驗式消費為代表的消費結構轉型,他們的發展必須依賴商業地產,商業地產作為零售服務業發展的載體,他們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好比一個硬幣的兩面,商業地產為零售服務業發展提供載體,而零售服務業推動了商業地產的開發建設。
???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商業地產穩定而強勁的發展趨勢,它們將全力推動城市的發展進程。因此,在住宅地產冷清的情況下,商業地產迎著寒風巋然屹立。 文/《第一樓市》主編 蔡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