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游擊隊劫持了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大型飛機,并將機上105名以色列人扣押在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的候機大廳。為了解救人質,以色列特種兵展開“雷電行動”,長途奔襲烏干達。
????在采取營救行動之前,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持擴音器,用以色列人的母語——希伯來語大聲喊道:“我們是以色列士兵,前來接你們回家,請你們立即就地臥倒,趴在地上別動!?”
????以色列人質全都清清楚楚地聽懂了這段希伯來語,并迅速地臥倒在地上。
????一顆顆子彈向所有站著的人飛去,以色列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大廳內發起了攻擊,站著的人一個個全都倒在了地上。在這場戰斗中,除了巴勒斯坦士兵之外,還有三個以色列人也丟掉了性命。有兩個是年輕的以色列男子,他們在聽到并完全明白己方士兵的指令之后,憑著自己的膽量和勇氣,想再等一等,看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之后,再服從指令。遺憾的是,他們已經沒有服從指令的機會了。第三個遇難的人質也是一名男子,他忘記了剛剛那句“趴在地上別動!?”的指令,興奮地站起身來,準備沖向己方戰士,與他們擁抱,結果被士兵們當作隱藏在人質中的敵人射殺了。
????在這個故事里,服從的意義不言而喻,其代價將是生命。
????提到“服從”兩字,我們首先會想到軍隊,軍隊用鐵的紀律來強化士兵的服從意識,軍隊需要的是不假思索的絕對服從,這樣才會有高度的步調一致,才會有閃電般的行動力。而對于普通人,提到“服從”兩字,人們想到的往往是“軟弱”。其實,這種觀念真的很錯誤,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絕對地去服從,但我們每個人都有必須服從的東西,如法律與基本的道德準則。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其實就是由對法律法規及基本道德準則的遵守程度決定的。我們國人的文明程度常被外人詬病,我們并不缺規章制度,相反,我們往往有非常完善的制度、條文,我們所缺的是執行的力度,結果就是服從意識的缺失。
□尹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