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縣經過多方努力爭得一頂貧困縣的“帽子”后,當地打出橫幅對此進行“慶祝”一事,一經網友在網上刊登,立刻引來網民圍觀,引起社會熱議。
????不以“貧困”為恥,反以“貧困”為榮。從中不難看出當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種不健康心態。國家出臺政策,對貧困地區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初衷在于減輕貧困地區發展負擔,彌補當地存在的不足,以達到縮小地區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目的。但這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一經付諸實踐,擺上操作層面,少數人就打起歪主意,動起歪腦筋,萌生不健康心態。有的地區確屬貧困地區,本應好好利用國家扶貧政策為摘掉頭上的“恥辱帽”殫精竭慮,然而事實卻是有些地區將國家的?“輸血”代替了自身“造血”,整日躺在國家扶持政策和資金的溫床上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有的雖然物質上脫離了貧困,可由于放不下這“貧”字背后的“好處”,舍不得這“困”字里面涵蓋的利益,于是想盡千方百計,始終抓住“貧困帽”不放。不論是把“輸血”變成“造血”,還是脫貧后仍抓住“貧困帽”不放,其都是精神沒能脫困的表現,其實質是功利主義在作怪,是作風不良的表現。如果任其發展,不僅會耽擱了“物質脫貧”,還會損害領導干部形象,有違國家扶貧政策初衷。所以,貧困地區“物質脫貧”還先要“精神脫貧”。
????“精神脫貧”要有理想支持。“理想是人生的堅實支柱,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理想,精神也就會隨之而癱瘓。?”爭得“貧困縣”后,之所以會出現歡慶現象,關鍵是他們對“進取”已經麻木,對“爭先”已不再“感冒”。?“哀莫大于心死。?”既然心中沒了理想,少了奮斗激情,再談所謂“物質脫貧”亦是枉然。所以,要想實現“精神脫貧”進而達到“物質脫貧”的目標,領導干部心中要樹立起一種“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牢記黨的宗旨。只有此,才能時刻懷揣著激情,以昂揚的精神,務實的態度,把畢生精力投入到謀發展中,投入到改善民生中去。這樣,國家扶貧政策才算用到了實處,扶貧資金才算用對了地方。
????“精神脫貧”還要領導干部有擔當精神。溫總理曾說過:“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尤其在地處資源相對少,地域位置不怎么占優勢的貧困地區,更需要領導干部要有擔當精神,不因貧困而自卑,不因貧困而氣餒,不因貧困而退縮,用切實行動詮釋“人窮志不窮”真正內涵,埋頭苦干,帶領群眾突破“貧困”這個重圍。不然,總是拿貧困說事,拿貧困為自己開脫,一談發展就抱怨,一遇困難就退縮,久而久之,勢必會養成精神依賴癥,形成“等要靠思想”。
????當然,要實現“精神脫貧”,除了把握好自我要素外,還需要他人及時鞭策。當出現精神懈怠時,能及時給其提醒;當精神萌生不良念頭并出現不良苗頭時,能及時給予其懲戒;當其精神受?“貪欲病毒”感染,碰觸法律“紅線”時,能及時給予打擊,杜絕鉆營心態,才能讓“精神脫貧”落到實處。
????□武城?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