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400多款候選車型均為自主品牌產品,包括上汽、東風、一汽、廣汽、奇瑞、江淮、比亞迪、吉利、長安、華晨、力帆、長城等主流自主品牌陣營,覆蓋了轎車、多功能乘用車、越野車、新能源轎車四大類。整個《目錄》征求意見稿就是當前自主品牌乘用車陣營的“大閱兵”。
(2月26日新華社)
??? 公務用車的替換、新增采購份額被自主品牌占據,對自主品牌廠家當然是利好消息。透過表象,我們更應看到,征求意見稿飽含著國家政策對汽車民族品牌的保護與傾斜。這樣的政策導向,對全面振興民族產業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 政府采購傾向本國民族產業,絕非心胸狹隘、地方保護,而是國際慣例。美國政府采購通過立法的形式直接保護本國民族企業,在《購買美國產品法》的監督下,美國90%以上的政府采購都購買本國產品。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情況與美國類似。至于日本、韓國、印度等傳統的支持民族產業的國家更是如此。應當說我國公務用車鎖定在自主品牌只是與國際接軌,沒有違反相關國際貿易準則。
??? 實現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戰略目標,我們不可能依靠跨國公司,必須將基本立足點放在民族產業上。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培育民族品牌、振興民族產業尤顯重要。據有關資料記載,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約有“中華老字號”企業1.6萬家。但截至目前,這一群體已銳減至1600多家。這些民族品牌企業的衰敗,有自身經營原因,也有因缺乏有效的政策保護造成的。保護民族產業,不是保護落后的生產力。各級政府有義務為民族產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有責任推動民族產業涌現出一批過硬的先進技術和知名品牌,大幅度增強民族產業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競爭力。
??? 工信部力推公務用車“全自主”,為支持、保護民族產業開了一個好頭。各級政府的采購和招投標,都應該以自主品牌為主。政府應當成為民族產業最大、最強有力的支持者,應當成為支持民族產業的帶頭者。當然,自主品牌廠家不能躺在國家保護政策上“睡大覺”,而應借勢發展、強筋健骨,讓品牌更亮、核心競爭力更強。
??? 對待民族產業和自主品牌的態度,實際上反映了一個政府、一個部門、一個人是否具有自尊、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我們應把愛國主義具體化,落實到行動中。時時、處處、事事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重,當是國人需要始終繃緊的一根弦。
???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