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新華每日電訊》刊登了題目為 《農民為何離不開農村合作社》的文章,發出一個問題:“分田到戶”多年的農民為何又重新 “合”了起來?這個提問意味深長。
??? 乍一看,農民重新要求 “合”似乎是重蹈覆轍人民公社的老路。但經過一番考察后,又會令人釋然:此 “合”不是往昔行政命令的合,此合作社就不等于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
??? 過去的人民公社帶有吃大鍋飯的性質,嚴重挫傷了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而今,合作社從一開始就是自由組合、股份經營、能人當家,依法管理聯產聯利計酬。農民在合作社中取長補短,團結互助,民主決策,合作社就形成了一個責權利統一的團隊,既解決了大包干單家獨戶無法解決的水利維修,添置大型農具等頭疼問題,又促進了合作社的人才培養,還有利于與肥料農藥、種子和產品銷售商等打交道。可見,農村合作社顯示了強大生命力。這也許就是農民們自愿組合的主要原因。
?? 當然,農民們的自愿組織合作社不等于政府官員可以當 “甩手掌柜”。一旦農民們形成專業生產,就需要政府部門提供信息,技術銷售渠道支持,銀行提供資金支持,這樣就需要有頂層設計。
??? 農村改革頂層設計的意義在于,領導層站在前沿,用科學發展思維和辯證思維及早進行設計,哪些先改,哪些重點改,哪些需要配套,都要未雨綢繆,統籌兼顧,使改革始終朝著有利于調動公眾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方向發展。而不至于一改就亂,一亂就散那樣的局面。而今,當著農民們由 “分田到戶”到重新要求走專業合作社道路之際,地方官員更應站在前沿進行改革頂層設計,給予正確的引導。
??? □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