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又是上班,又做公益,還要參加各種活動,常有人問郭明義:“成為模范后比以前更忙了,你有沒有覺得累?有沒有因此而煩惱??”郭明義一臉不解:“怎么會煩惱?我常常幸福得落淚!?”
(3月2日新華社)
????看了通訊報道《道德的力量?時代的氣息——再訪“當代雷鋒”郭明義》,感觸最深的是:郭明義在奉獻的勞累中,在諸多的不解、譏諷外,心里充盈的卻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幸福感。實際上,30年來,郭明義在沒有人理解、沒有人關注,甚至被人譏諷為“傻子”“瘋子”“獻血狂”的日子里,始終不為所動,默默堅持做好事。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樸素、偉大的境界,是很多被世俗功利之念玷污了心靈的人們無法理解的。
????在某些世俗功利主義者看來,別人的一切行為,哪怕動機是高尚的,其實也帶有功利心——“無利不起早”。這種人對于他人善良、淳樸的動機,對于他人樸素、真純的情感,總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他們自己不行善,卻又見不得別人行善;自己境界低,卻見不得別人境界高——這是一種狹隘可鄙的思想,也是一種不長出息的行徑。這類人嫻于世故,自視精明,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事不肯吃虧,在他們眼中,像雷鋒、郭明義這樣的人都是“傻子”??墒牵聦嵶C明,這類人的聰明是小聰明,是“小處精明,大處糊涂”。而那些肯吃虧的奉獻者,看上去似乎“傻”,卻有著大智慧、大境界、大德行:他們一事當前,往往考慮的不是自身,而是他人和社會,是長遠和未來;他們天性純樸、厚道、善良、熱心腸,做事發自本心、出于良知,其人品如渾金璞玉,其心性真純未鑿,不曾沾染世俗的功利之氣、鄙俗之念,因而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常干好事不怕嘲笑。雖然他們無意于沽名釣譽,無意于升官發財……然而,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給予了這些好人以應有的榮譽和地位。
????眾所周知,古往今來,那些行善積德、胸襟寬廣、真誠無私的好人,其實是幸福的。他們做人行事,總是力求有益于社會和他人??吹剿丝鞓?,他本人會感到十分幸福。哲學家叔本華說過:“人的幸福主要在于心境的平和和滿足。?”好人一生不貪不占、不爭不搶,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自然心安意暢,長壽多福。而那些欲念熾烈的利己主義者,境界狹隘,患得患失,心靈備受煎熬,精神倍感落寞……長此以往,無益于社會,有害于自身。由此可見,做好人,不吃虧。正如古人所言:“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我市啟動了?“學雷鋒,做德州好人”活動,推進建設幸福德州建設。作為禮儀之邦,德州人有著勤勞、樸實、誠信、重義、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涌現出了時傳祥、孟祥斌等一批時代英模、道德標兵。這些德州好人的行止,其實與雷鋒精神一脈相承,值得我們發揚光大。?“學雷鋒,做好人”,不但對匡正道德滑坡、價值紊亂的時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而且也是建設幸福德州的題中應有之義,事關每個人的福祉。讓我們熱烈響應黨的號召,積極行動起來,大力弘揚“德州精神”,義無反顧、腳踏實地去做一名德州好人!
????□本報評論員?孫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