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鄭州一些小作坊利用餐廚廢棄物非法提煉 “地溝油”的亂象,河南去年出臺了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明確要求餐廚垃圾的處理,并委托取得服務許可證的垃圾收集、運輸單位運送到指定的處理場所。但穿著統一制服、拿著工作證的正規收油隊卻屢遭飯店集體抵制,無證的私人收油隊卻恣意收購。
(3月25日《工人日報》)
正規收油隊不給錢,私人收油隊給出高價,在利益面前,飯店當然選擇后果。雖說河南成立正規收油隊的初衷,是遏制“地溝油”蔓延、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但不考慮市場因素,一廂情愿地簡單操作,勢必會在實踐中敗下陣來。整治“地溝油”,各級政府還需要更多智慧。
飯店的泔水油雖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商品,但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價值,無償收取顯然說不過去。從這一點上說,河南正規收油隊無償收取的做法就欠考慮。政府雖有行政職能,但做事也不能違背市場規律。飯店都是一個個獨立的經濟實體,追求利益最大化無可厚非。僅靠道義說教和強硬的行政命令,難以讓他們放棄既得利益。收取泔水油給予一定的補償,并在稅收政策、政治榮譽等方面向做得好的飯店經營者傾斜,才能引導他們改變立場,服從大局,自覺參與到遏制“地溝油”的行列中來。
在“地溝油”的利益鏈條上,飯店出售泔水油只是最初的一環。更多的利潤,被提煉者、銷售者、使用者分享。斬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地溝油”就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地溝油”,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要齊上陣,在對飯店給予經濟鼓勵的同時,對于煉制者、銷售者要加大懲處力度。立法上加大懲罰強度,執法上堅持從重從快,讓提煉者膽戰心驚、銷售者窮家蕩產、使用者“關門大吉”,才能真正遏制甚至杜絕“地溝油”現象的發生。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