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到夜晚,人們就能聽到城區鞭炮聲此起彼伏。這緣于近日河北一些地市鄉村流傳?“廟宇倒塌”、“吃黃桃罐頭才能保小孩平安”的謠言。盡管警方已經辟謠,呼吁民眾不要跟風,可是,總是有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問及幾個放鞭的市民,真心相信神收小孩、吃桃能避災的人為數并不多。有些人明知是謠言,但看到大家都在這么做,忍不住也就跟著做了。分析其動機,無非是愛孩子心切,認為反正花錢不多,圖個心理慰藉。
????造謠者理應受到懲處,對信謠者、放鞭擾民者要正確引導,不宜一味指責,因為在迷信舉動的背后,還有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和“花小錢買平安”的從眾意識的挾裹。對此,可以因勢利導,引導人們通過做好事、獻愛心,積德行善保平安。奉獻愛心,同樣能起到心理慰藉的作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一次義工,義務獻一次血,力所能及地幫助弱勢群體……奉獻愛心,心里更踏實。就拿當前來說,近日我市啟動了以“攜手慈善,共建和諧”為主題的“慈心一日捐”活動。積極參與“慈心一日捐”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使困難群眾點燃生活希望、迎來幸福生活,又能讓幫扶者盡社會責任,增加“積善得福”的心理積淀。
????另一方面,當今信息渠道豐富,信息內容五花八門,人們思想觀念多元,亟需權威部門及時引導。面對“吃桃放鞭保平安”的謠言,有關部門辟謠應該更及時、更快捷,最大限度減少不良影響。
□李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