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江蘇徐州賈汪區的600名科級干部在網上公布個人資產,并作出廉政承諾。在隨機查看的100名干部個人公開信息中,有96人的申報內容如出一轍——有住房1套;除工資外,無其他非正當收入。 (8月27日中新網)
??? 對于這則新聞,讀者反應不一。不少人對于這些干部所晾曬的“家底”是否屬實提出質疑,懷疑公布的數據有水分,有藏著掖著的現象。也有人認為,這些干部敢在網上曬家底,無疑是一大進步。畢竟,長期以來,領導干部個人家庭財產公開,一直是“千呼萬喚出不來”,成為備受公眾矚目的熱點、焦點。而徐州賈汪區敢于率先“吃螃蟹”,勇于直面群眾的監督,其行為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此舉實現了干部個人家庭財產由“申報”到“公開”的實質性跨越。
??? 長期以來,因種種復雜的原因,我國官員個人財產一直未公開,這不利于反腐倡廉,不利于對干部進行有效監督,也容易引發公眾的質疑,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而在國外,如歐洲,官員財產公開已有上百年歷史。事實證明,領導干部個人家庭財產公開,不僅有利于制約腐敗現象的發生,更有利于保護干部,以還廣大干部一個清白,還廣大群眾一個明白。從長遠來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的出臺和落實,對于社會的發展而言,也是大勢所趨。
??? 我國官員的財產申報和公示還僅限于黨內文件規定,缺乏相關法律規定和系統的制度規范,即便申報也難以公開,致使人民群眾、紀檢部門難以監督。然而,可喜的是,近年來,國內不少地方,不乏對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有益嘗試。如,新疆的阿勒泰市,將55名新提拔為正科和副縣級干部的財產申報表,掛在網上公示;浙江慈溪積極推行領導干部廉情公示制,將廉情公示表張貼在單位公告欄……這些做法,將官員財產公示制度不斷推向前進,讓廣大群眾看到了希望,從而對黨和政府增添了信任。
??? 江蘇徐州賈汪區600名科級干部,此次全部被要求真名實姓申報個人家庭財產等情況,并作出廉政承諾,隨時隨地接受網民和公眾監督,進而實現電子監察與預防腐敗的有效對接。其做法可取,但亦有不足之處。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看到,干部網上曬家底,總比不敢晾曬要好。陽光廉政,需要逐步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徐州賈汪區的干部勇曬家底,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讓我們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看到了地方黨委、政府勇于推行廉政建設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熱切期待這項制度深入開展下去,最終成為領導干部財產公示的一種常態,從而對于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發揮積極而深遠的作用。
□孫玉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