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環境的復雜嚴峻給工業經濟“穩增長”帶來不小壓力,但當前正是加大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一般來說,工業經濟處于高增長時期,也往往伴隨著企業投資熱和生產高增長,較大的盈利空間容易使部分企業單純追求生產規模而忽略發展質量,導致高增長態勢下實施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的難度相對加大。
??? 正因如此,平衡 “穩增長”與 “調結構”的關系,是工業發展面臨的長期難題。要想兩者兼得,就要有扶有控,有保有壓。比如,在實施節能減排的同時大力培育新興產業,落后的產能下去了,先進的生產力上來了,才能維持好“增”與 “調”的關系。
??? 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增長放緩,既與外部經濟形勢不好有關,也與我國工業自身結構長期不合理、產業層次低等問題有關。比如,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弱;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不強,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創新發展壓力大,許多工業企業無力進行新產品研發和商業模式創新。下半年,經濟運行面臨的內外部形勢依然復雜,有效需求不足和企業經營困難加重,必須有效破解這些問題,在工業經濟 “調結構”上實現更大突破。
??? “調結構”與 “穩增長”需要兼而得之,只有兩者互為支撐,才能打造工業經濟的健康肌體。我國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要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下一步,應當按照創新驅動的要求,加強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提高工業制造基礎能力、新產品開發能力、品牌創建能力,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資源,推動重大技術突破。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