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太博會,充分展示了我市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成果。會上, 37個重點項目簽約,簽約額達367億元。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能有今天的成就,與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扶持密不可分。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成為我市經濟的中流砥柱。從 “10+3”現代產業體系的頂層設計,到投融資力度的持續加大,再到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處處都體現著黨委、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和呵護。然而,民營企業往往存在起點低、規模小、人才少等不足,僅靠自身力量難以快速發展。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的考驗面前,許多民企處境更加艱難。為此,各級各部門應一如既往地予以扶持,在力度上不斷加大。
??? 今年上半年,受大環境及市場需求影響,我市工業經濟效益回落,一少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紡織、冶金、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業稅收出現負增長。這些現象,都應引起各級政府的足夠重視。 今年8月底,全國工商聯公布了201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經濟專家通過對500強的解讀,得出了 “民營500強不強”的結論。他們剖析了民營企業500強普遍存在的 “軟肋”: “軟肋”之一是民營企業從事制造業的比重偏大,從事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戰略新興產業的比例沒有顯著增加;“軟肋”之二是經營利潤偏低,贏利能力不強,中石油和中國移動兩家國企的利潤,就相當于500強利潤總和的一半;“軟肋”之三是民營企業平均研發強度不夠,平均為1.79%,遠低于發達國家企業的5%至8%; “軟肋”之四是在電力、熱力、金融、水利等領域占比偏低,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意愿不強。 500強尚且如此,我市的中小企業也難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專家的分析,對我市發展民營經濟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我們應根據民營企業的 “軟肋”對癥下藥,有針對性進行扶持:加大轉調力度,幫助企業積極改造落后技術;認真研究市場,引導企業培養利潤增長點;督促企業著眼長遠,加大研發力度;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擴大民資準入領域。
??? 除此之外,各級政府應在提升傳統服務水平上下功夫,減少審批事項,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提升創業輔導、融資擔保、技術支持等服務體系,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直接融資市場,通過貼身幫扶,促使我市民營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本報評論員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