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扼制經濟下行,穩定經濟增長,根本措施是增強發展動力。擴內需、調結構、促轉型,都需要資金投入,資金從哪里來?激活全國存量30萬億元的民間資本這“一池春水”,是穩增長的重要引擎。
??? 今年以來,中央各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42項“新36條”的實施細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金融、衛生、教育、出版等領域加快向民間資本開放,對于打破壟斷行業的“玻璃門”“彈簧門”,創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激發民間資本的創富活動,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 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93657億元,同比增長25.8%,高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4個百分點,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2.1%,比去年全年59%提高了將近3個百分點,民間資本正在成為投資增長的主力軍。但是民間資本在一些壟斷行業的投資空間還非常窄小,例如鐵路運輸行業上半年固定資產總投資1465億元,其中民間固定投資僅為57億元,只占3.89%,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839億元,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為60億元,僅占7.5%。可見30萬億元的民間資本這“一池春水”需要進一步激活。
??? 民間投資“新36條”系列實施細則,就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當前最主要的工作:一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清理與“實施細則”相抵觸的規定,切實減少行政審批,破除阻礙民間資本進入的壁壘,從體制和制度上保障民間資本敢投、會投;二是要制定配套政策,對原先壟斷的領域除放寬市場準入外,要在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激勵和引導民間投資;三是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新36條”實施細則更加具體化,如在某些產業領域民間資本如何進入,經營權和收益如何分配等問題做出具體的規定,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 隨著“新36條”實施細則的貫徹落實,民間資本這“一池春水”被激活,我國經濟發展動力的增強,穩增長一定能實現。
□德文